隨著地區人口老齡化程度逐年加深,如何讓老年人安度晚年一直是社會熱點話題。最新數據顯示,重慶目前共有養老機構1400所,社會辦養老機構385所,養老床位達到21.2萬張,每千名老年人擁有床位數達30.5張。同時,一張涵蓋老年人保障、老年人服務的“幸福網”正不斷織密。
“喂,是愛心食堂嗎,我中午要個套飯,多要點蔬菜哈”。天下著小雨,家住沙坪壩區磁器口街道金蓉社區的鄭邦有大爺不想出門,便打電話點餐。午時,一份可口的飯菜按時送達。據介紹,為方便轄區內30多名空巢老人中午用餐,金蓉社區投入16萬元建起老年人愛心食堂,為沒有精力去菜市場買菜,或是兒女不在身邊的老人提供飲食服務。該愛心老年人食堂從2017年6月運營以來,已提供午餐2000多人次,受到轄區老年人歡迎。
在沙坪壩區鳳天路社區養老服務站內,每逢周一、周三、周五,社區老年人組建的“歡享音樂吧”準時“發聲”,自帶樂器、樂譜的老人將服務站當成了音樂交流學習的平臺。除了音樂學習,服務站內還設有休閑活動室、棋牌室、理療室、健康指導室、老年大學、培訓中心、閱覽室等功能區,并開辦有絲網花手工編織、書法繪畫、太極拳、音樂、舞蹈、健身操、棋牌等12個興趣小組,為轄區老人提供多樣化服務。該社區養老服務站開辦兩年來,累計服務老年群體4萬余人次。
“過去一年,重慶老齡服務政策不斷完善。”江濤透露,2017年重慶通過立法,從制度上解決了社會關注的老年人權益保障問題,“獨生子女享有父母照護假最高可達10天,老年人65周歲可免費乘坐公共交通和免費進入公園、旅游景區、公共文化場館”等等條款,令老年人合法權益得到有效維護。同時,該市敬老助老活動的蓬勃開展,營造了全社會關注老齡化、關愛老年人的良好氛圍。
江濤表示,下一步,重慶將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培育一批創新型養老服務企業,到2020年重慶養老床位將達到25萬張,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達到35張。屆時,社會辦養老床位占比將達到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