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中城銀信一直以踏實的精神、創新的模式“增就業、惠民生”,立足以金融工具推動實體產業創新,推動一、二、三產業的融合;同時,不斷朝“綠色低碳、清潔高”效的能源方向發展,創新產業模式,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的戰略方向,為投資者的資產實現保值增值,同時也為投資人提供更多相關的增值服務。
“聚焦清潔能源并且在此領域深耕細作既是響應國家號召,為建設綠色家園獻策獻力,也是作為企業應該要去承擔的社會責任。”中城銀信董事長張佩宏認為,作為企業,首先是要在遵紀守法的前提下解決生存問題,而后逐利。企業就像一個家庭,員工就是家庭成員,企業要對家人負責,要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但中國的企業家更要具有黨性、有國家情懷,企業每賺一分錢根本上是因為有一個穩定的商業環境和國家政策的支持,正所謂“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所以,企業做大以后,更要考慮如何為社會、為國家謀福祉。對中城銀信來說,一是如何為農民增收,二是如何為生存環境造益。
張佩宏帶領的中城銀信團隊,一直堅持走清潔能源路線,并與農村特色小鎮簽約,從技術與資金雙重方面,支持農村能源產業轉型。中城銀信在“光伏+三產融合”項目中,實現地面種植經濟作物的同時,也積極開展新農業產業培育,幫助農業創收。通過綜合立體化發展使得有限土地得到最大程度的綠色開發,力推國家能源結構轉型,為青山綠水貢獻更多力量。
據悉,中城銀信控股集團旗下子公司梅河口中城銀信光伏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梅河口中城銀信)已獲得吉林省能源局光伏發電指標,并啟動建設光伏發電項目——“三產融合”示范基地,項目占地面積10000畝,總投資約7億元,將用于建設25MW光伏發電項目(主要分為:林光互補15MW、牧光互補10MW),畜牧業及經濟農作物的培育養殖。
目前25MW光伏發電項目已經投入發電,全年發電可達3250萬度。即使在12月份,冬季光照時間短,雨雪天氣多的環境下,電站每日發電依舊高達8.7萬余度。作為一種可再生清潔能源,光伏在節能減排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該光伏發電站每日可節省近30噸煤,大約減少二氧化碳氣體排放78.6噸,二氧化硫0.25噸。光伏大農業與綠色發展的有機結合,為實現綠色生態建設提供了一條光明之路。
2018年,中城銀信將進一步配合國家能源局的工作任務,加強清潔能源結構改造,爭取到2019年12月31日,至少在全國與兩百萬戶農戶簽約,裝機開發分布式光伏系統,與國家電網并網發電,裝機農戶將得到經濟回報的同時,也為國家創建綠色美好未來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