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5日,上海)高腔甩調、長袖揮舞,只見一個個戲劇演員在臺上舞動著婀娜身姿,發出一聲聲清亮嗓音,舞臺就是他們的生命,劇本則給了他們靈魂。只是在社交網絡、流行音樂高速發展的21世紀,戲劇藝術卻在不斷沒落,人們更多地追求高效快速的信息獲取方式,卻忽略了這一自古陶冶情操的表演藝術。戲劇藝術值得我們更多的尊重與重視,它也足以讓我們在國際友人面前好好“賣弄”一番。昆曲與粵劇分別于2008年及2009年批準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英孚英語課堂之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天介紹的就是這兩項國寶的英語小知識。英孚教育始終以“教育,讓世界無界”為使命,希望將英語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突破語言的障礙,促進中外文化交流。
主要行當(Major Types of Roles)
生行(Sheng Role)
生行是戲劇中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種行當(Male Roles in Opera),其中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紅生、娃娃生等幾個門類,除去紅生和勾臉的武生以外,一般的生行都是素臉的,行內術語叫作“俊扮”的,即扮相都是比較潔凈俊美(Handsome Male Role)的。而紅生即指用紅色涂成臉譜的老生,主要角色有關羽和趙匡胤。
旦行(Dan Role)
旦行是指戲劇中的女性角色的行當(Female Roles in Opera),主要有正旦(青衣)、花旦、刀馬旦、武旦、老旦、彩旦等幾種分類。正旦大多為正面形象的女子(Female Roles with Positive Images),唱段較多;花旦的服裝多為短褲子和短褂子,行動較為敏捷,性格較為活潑開朗(Extrovert Personality);武旦為以武打為主的女英雄(Female Heroes),而刀馬旦則為女將或女元帥(Female Leader)。
圖:扮相俊美的旦角演員(Female Roles in Opera)。
凈行(Jing Role)
凈行在戲劇中代表性格、品質或相貌有特點的男性角色(Male Roles with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演唱時運用寬音和假音居多,凈行分為正凈、副凈和武凈三類。根據人物性格、品質的不同,臉上妝容也會作出相應變化(Make-Up in Accordance with Personality and Characteristics),分為紅、黑、白、黃、紫、綠、藍等顏色,配上不同圖案進行面部化妝。
末行(Mo Role)
末行又細分為老生、末、老外。昆劇老生不分文武,如《寶劍記》的林沖,《麒麟閣》的秦瓊等。末腳所戴胡須也是從黑三到白滿,與老生同。
丑行(Chou Role)
丑行的“丑”是指扮相不俊美,并非專指品質上的丑惡(Fair Means Fair Appearance, not Personal Quality specifically)。丑行扮演的角色既有陰險狡詐的人物,也有正直善良的形象(Chou Roles include Negative and Positive Images)。丑行分為文丑、武丑兩種。扮演人物種類繁多,有的心地善良;有的奸詐刁惡。
圖:活潑搞怪的丑行(Chou Role)演員。
昆曲與粵劇(Kunqu Opera and Cantonese Opera)
地域特征(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是昆曲與粵劇之間最明顯的區別。南戲昆曲起源于南宋光宗時期的浙江永嘉的一種地方小戲,保留了許多民間藝術的特點(Reserve the Folk Art’s Characteristics),經過魏良輔的改革和梁辰魚的藝術實踐(After the Reformation and Artistic Practice),昆曲的影響越來越大,很快傳播到江蘇、浙江,成為這些地域主要的戲劇形式。而同樣源自南戲的粵劇則主要活躍于廣東省地區,如廣州、佛山、肇慶、中山等。粵劇是由廣東藝人吸納外省入粵戲班的戲曲聲腔,之后加以易語而歌并融進本地的歌謠、小曲而形成。
雖都歸為南方語系,昆曲和粵劇的語音仍然各有特點,昆曲語音多為吳語(Wu Dialect),行腔優美,以纏綿婉轉見長。在演唱技巧上注重聲音的控制,節奏速度的頓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講究,場面伴奏樂曲齊全。而昆曲的表演形式也進一步影響了京劇的產生與發展。粵劇使用粵語(Cantonese),語言本身語調豐富,之后逐漸演變為融集南北、中外唱腔音樂,以白話演唱。
圖:京劇、粵劇、昆曲之間一直相互融合和影響。
著名昆曲與粵劇作品
昆曲的著名作品有王世貞的《鳴鳳記》,湯顯祖的《牡丹亭》、《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最為人稱道的當屬明代劇作家湯顯祖所著的《游園驚夢》,“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句膾炙人口的詩詞揭開了這部昆曲背后杜麗娘與柳夢梅那亦真亦幻的愛情故事(Fantastic Love Story),在后花園兩人暗暗產生情愫,有了一番云雨之情,夢醒時分,杜麗娘仍然癡癡尋找夢中情郎,因此有了經典的“游園”、“驚夢”和“尋夢”情節。
而粵劇代表作品則有戲曲大師唐滌生所寫的《帝女花》,以明清交替為背景,故事講述了明末思宗長女長平公主與周世顯之間分分合合的曲折愛情(Love Story with Twists and Turns)。明末崇禎年代,清軍入侵,于北京立國,長平公主淪落于尼姑庵中扮作尼姑,后與周世顯相認,兩人后于乾清宮前交拜,再雙雙飲砒霜自殺殉國(Commit the Suicide to Show their Loyalty to Ming Dynasty)。
國外劇作(Western Opera)
國外的劇作經典非莎士比亞莫屬(Shakespeare’s Opera)。而愛情總是永恒不變的話題,古今中外皆如此,《羅密歐與朱麗葉》(Romeo and Juliet)雖不屬于四大悲劇,但其經典程度和知名度依然值得稱道。與中國戲曲的娓娓道來不同,西方戲劇傾向于通過對比加強戲劇的整體效果(Western Opera Tends to Enhance the Opera Effects through Conflicts),在《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羅密歐與朱麗葉兩個家庭之間有家族仇恨,但兩人卻一見傾心,奠定了全劇沖突的基調;兩人最后決定以死對抗家族之間的矛盾與斗爭,但結局卻是家族和好(The Two Family Made it Up in the End),這一喜劇結尾也是劇作沖突的體現(Reflect the Opera Conflicts)。
關于英孚教育
英孚教育成立于1965年,是全球卓著教育培訓公司,以“教育,讓世界無界”為企業使命。英孚在全球各地有近500間學校和辦事處,并擁有優質在線英語學習基地English Live。英孚主要致力于語言培訓、出國留學游學、學位課程和文化交流等項目。英孚教育致力于長足扎根中國市場,曾擔任2008年北京奧運會語言培訓服務提供商。英孚也是2014年第22屆索契冬奧會和2016年巴西里約熱內盧奧運會的官方語言培訓供應商。英孚還發布了全球英語熟練度報告,該報告打破了地域限制,在全球范圍內測試了不同國家成人的英語能力。
更多英孚教育相關信息也可關注EF英孚教育(ID:chinaef) 官方微信。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確定而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遺產項目,記錄著人類社會生產生活方式、風俗人情、文化理念等重要特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蘊藏著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質、價值觀念、心理結構、氣質情感等核心因素,是全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