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題為《媽媽的責任》(后被老師改為《責任》)的小學生作文在網上被瘋狂傳閱。從這篇被老師評為“優(yōu)”的作文的字里行間,我們能感受到孩子對于母愛的那種深深的渴望,我們更能感受到一個懂事的孩子對于忙碌的媽媽那一份愛和關心,還有對媽媽所從事的事業(yè)的理解甚至是自豪之情。
經多方了解,這是一位六年級小學生期中考試時寫的作文,由三八婦樂內部微信公眾號“三八婦樂集團”首發(fā)并開始在網上傳播的,而孩子的媽媽是“中國生殖健康服務工程——蝴蝶計劃”三八婦樂志愿者鄭群英女士。之前,鄭群英女士并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寫了這樣一篇作文,直到網上傳開之后,孩子的媽媽才得知有這樣一篇讓很多人看了之后潸然落淚的文章。據說,當時她默默地看了幾眼文章之后,就當場淚奔……
雖然這篇作文的文字還有些許稚嫩,但其流露出的真情實感卻感動了無數網友,也讓網友紛紛為中國生殖健康服務工程志愿者以及三八婦樂健康事業(yè)的志愿者留言點贊。
據了解,中國生殖健康服務工程——“蝴蝶計劃”,主要是面向全社會,開展生殖健康科普宣傳,培訓生殖健康咨詢師,建立女性健康公益基金及“婦幼健康書屋”,該計劃實施以來,已有千萬女性從中受益。
《媽媽的責任》全文如下:
我媽媽的工作和許多媽媽的工作迥然不同,別人的媽媽都是朝九晚五地上下班,我的媽媽呢,每天都是天不亮就出去了,等到我都睡著了,她才回來。最近,我跟媽媽見面的次數是少之又少,出去玩的頻率也幾乎為零。不為別的,就因為,我媽媽是一位女性生殖專業(yè)講師。
她每天都要溝通顧客,告訴她們怎樣預防婦科疾病,幫助那些成千上萬的無知女性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調理自己的身體,使他們不再有那么多的困擾。不讓自己變成“黃臉婆”而是擁有美麗的外表。
但是我沒想到,媽媽居然會把我身邊的人帶進她的團隊...
了解我的人知道,我在戴牙套,就在幾天前,我媽媽帶我去換牙線。我在換著時,噢天哪,媽媽又跟給我換牙線的主治醫(yī)生聊了起來,
說得那醫(yī)生點頭稱是。等我換完牙線后,主治大夫就心甘情愿掏出錢來,買了一盒媽媽的產品。
在交錢的時候,媽媽又跟前臺的大姐姐聊了一會,結果,又成了一單。看來媽媽是想把我身邊的人全部變成她的顧客呢!不過,這也沒有什么不好,誰讓幫助她們,是媽媽的責任呢!
瞧,幾天后,那位大姐姐和我的主治醫(yī)生都打電話給媽媽,說她們體內的毒素都排出來了,沒想到自己的體內有這么多毒素,她們十分感謝媽媽。看到媽媽接電話那開心的模樣,我的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幫助這些女性,就是媽媽的責任。雖然媽媽在執(zhí)行這份責任,少去了對我的關懷與陪伴,不過用對我一個人的陪伴換取千萬女性的健康,是一筆很合算的買賣,我為媽媽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