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做大生鮮基地。建成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139個、市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34個,品牌農產品基地規模達到525萬畝,實現產量762萬噸以上,并建成涪陵青菜頭、榮昌豬、奉節臍橙首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3個。二是做強加工企業。引導品牌農產品開展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培育出國家級龍頭企業3家、市級龍頭企業27家,年銷售收入超過億元的企業達到8家。三是加快品牌認證。獲得“三品一標”認證農產品3150件,建成區縣區域公用品牌88個,創建名特優新農產品28件、重慶名牌農產品231件,培育農產品馳名商標29件、地理標志商標217件。四是強化品牌監管。定期對重慶名牌農產品開展跟蹤檢查,對抽檢的農產品質量不合格或有重大投訴的,責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取消“重慶名牌農產品”稱號。五是加大品牌宣傳。編制了《重慶農產品品牌目錄》,舉辦了2017年品牌農業高峰論壇、中國(西南)品牌農業創新峰會,開展了“重慶10大區域公用品牌”“我最喜愛的重慶20大名牌農產品”評選活動。六是加強品牌考核。首次將品牌建設納入市委市政府對區縣的綜合目標考核,提高黨政主要領導對品牌建設的重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