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5年專利掃零到2016年專利申請全面鋪開,斗魚一舉創下年度專利申請同比增長2200%的奇跡,并在2016年位居湖北省發明專利申請第二名。2017年,斗魚不斷深化專利挖掘和技術覆蓋,持續發力直播核心技術及前瞻性創新布局,2017年全年實現專利申請總量1096件,躍居湖北省專利申請總量第一,發明專利申請量湖北省第二。
斗魚布局前沿專利
外界可能對于斗魚的名字出現在區塊鏈專利的榜單上感到納悶,但事實上,早在比特幣爆紅之前,斗魚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已經通過專利情報分析工作對區塊鏈技術進行研究和分析,雖然大眾普遍把區塊鏈技術和比特幣等數字貨幣聯系在一起,對區塊鏈技術在互聯網金融方面的應用更加關注,但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去中心化、分布式數據存儲、加密防篡改的新型應用技術,在直播、視頻應用等很多互聯網場景下都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斗魚法務vp鄧揚表示,斗魚知識產權管理團隊通過和研發創新團隊及發明人持續溝通區塊鏈的技術并應用在相關產品中,同時進行了相應的專利申請。
其實,除了區塊鏈技術之外,斗魚還圍繞“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持續升級專利布局,以《專利合作條約》(PCT)為例,2017年斗魚通過PCT途徑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近200項,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相關統計數據,這一數量排名全國前50名。
“走出去”,儲備海外知識產權
隨著用戶數量的高速增長,海外用戶規模不斷增加,斗魚的海外影響力和品牌價值持續增加,海外的知識產權問題日益突出。
對于斗魚的海外pct專利的加快布局,斗魚法務VP鄧揚介紹,放眼全球,斗魚都是直播行業的領頭羊,無論是技術還是商業模式都具有領先優勢,“走出去”已提上斗魚的戰略日程,但是出海的知識產權儲備必須“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據了解,斗魚此前已成功異議英國搶注商標,保護平臺在海外的品牌權益,并先后在港澳臺、東南亞及歐美等主要區域布局商標數百件,2017年獲得海外商標注冊證書已超過百件,已基本完成品牌的海外商標布局。
戰略支持出碩果
作為一家創辦只有4年的互聯網企業,斗魚的專利申請數量居湖北省第一名,國際專利申請數量進入全國前50,可謂成績卓越。斗魚法務vp鄧揚認為,這樣的成績是公司戰略支持和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斗魚非常重視知識產權工作,我們深知技術是直播行業發展的巨大力量,只有掌握了核心技術才能走得更遠,為此斗魚在專利技術方面投入了非常可觀的力量。”
一組數據可以更好的佐證:2017年斗魚知識產權管理團隊對發明人定向培訓超過1000次,培訓場次超過30場,發明人平均撰寫時間9.6日,代理機構開案到遞交專利申請文件平均耗時17.2天,每件專利案件的處理時間不超過1個月,在如此高效的時間要求和管理下,斗魚依然保持著不俗的授權率,其中發明專利授權率近80%,最短授權的發明專利僅9個月,已獲發明專利平均授權時間僅為13個月。
據介紹,目前斗魚的專利申請量已經超過2000件,授權數量超過200件,在直播行業的專利布局和儲備上已經具有了明顯的先發優勢,在專利、商標、軟件著作權、域名及商業秘密的保護上已經形成了全方位的立體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斗魚將繼續實施知識產權創新戰略,加快及深化專利運營,為推動公司技術創新增值、核心競爭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增強提供專業化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