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9時,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推動重大風險防范化解取得明顯進展。嚴厲打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違法活動。加強金融機構風險內控。強化金融監管統籌協調,健全對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監管,進一步完善金融監管。”互聯網金融連續五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易通貸認為,國家對金融監管的不斷重視將促進政策快速落實,環境更加健康,行業更加規范。
連續五年提及互聯網金融
2014年至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已經連續四年提到互聯網金融,每年的關鍵詞變化展現出政府對互金行業發展情況的判斷與基本態度。
2014年,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更加迅速,首次登上了政府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而這句話被業內認為是為互聯網金融正名。
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兩次提到互聯網金融:回顧2014年工作時,提及“互聯網金融異軍突起”;展望2015年工作時,要求“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已經預示監管政策會逐步出臺。
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整頓規范金融秩序,嚴厲打擊金融詐騙、非法集資。這一年隨著全國互金專項整治的開展和網貸《暫行辦法》出臺,也成為行業監管元年。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強調了“風險”問題,稱“當前系統性風險總體可控,但對不良資產、債券違約、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等累積風險要高度警惕。”實際上,2017年也成為整個金融行業的整頓年,證、銀、保三會對其監管的行業均開展了嚴厲整頓。
措辭趨于溫和 定調健康發展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健全互聯網金融監管,進一步完善金融監管。”業內專家分析,相比去年的措辭已經趨于溫和,既是對此前工作的肯定,也是對未來繼續嚴格監管的定調。關于互金的監管框架已經比較明確,而強監管的主旋律與促進行業發展并不矛盾。
在2017年,網貸行業銀行存管、備案、信息披露三大主要合規政策悉數落地,與2016年8月24日發布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共同組成網貸行業“1+3”制度體系。易通貸COO趙明表示,監管政策的完善給網貸行業賦予合法地位,明確業務邊界,有利于行業在政策允許范圍內有序競爭,勇敢創新。
作為行業七年老平臺,易通貸始終堅守信息中介定位、合法合規穩健發展路線,并在風險控制、信息披露、技術安全等方面不斷努力,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等金融科技加強運營效率和服務能力,不斷積極踐行“投資更省心 服務更貼心”的服務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