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同泰學員蘇曦 易加油創始人,CEO
蘇曦,2014年創立易加油,專注互聯網能源消費領域,為車主提供一站式加油服務。2016年,易加油完成A+輪融資5000萬元。在中國互聯網能源消費領域,易加油穩居前三名,僅次于中石化等油企巨頭。
2016這一年,蘇曦畢業于上海長寧區同泰企業管理專修學校領袖之道第48期。他坦言易加油從2015年到現在,整個平臺銷售流水上成長了大約有幾十倍,目前平臺每年的消費流水已經在幾十個億的水平上。蘇曦作為創業者,他是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找到平衡之道呢?合伙人之間關系又是如何處理的?員工成長機制又是如何建設的?下面跟著蘇曦一起來看公司的經營成長之道。
如何平衡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原來我的生活比較死板,創業就是很努力工作,工作與家庭的時間沖突很大,經常會互相干擾。在完成了上海同泰領袖之道的學習之后,我開始把自己的時間更好的拆開來用,其實每一個家庭也好或者工作也好,都是有它的目標的,我們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可以不局限于很多常規的理解,跨越式的去把時間挪開,這個不光是一種解決方法,更重要的是有在意他們的心,他們是能感受到的,這個他們包含了我的家人,也包含了我公司的伙伴們,心和他們在一起,就能在每個當下,很短的時間讓人感到溫暖或安全。
合伙人之間關系處理
隨著公司業務越來越大,合伙人之間的關系也變得越來越重要,更早前的時候,因為我自己思考的多些早些,然后再用自己的理解去引領這個團隊。在上海同泰領袖之道學習之后,感覺就立體多了,對合伙人之間的認可不局限在能力上,不只是因為一個人總能把事兒做對,不只是因為總能前瞻一步……而是說互相能感覺到一個人更加有血有肉。每一個人的不同特質決定了力量爆發的原因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可能就是因為感情才對未來有信心,有些人其實他不需要分析,他只覺得這個人OK,他就愿意與這樣的人共同目標。這個帶來非常大的變化,也是與原來本質上的不同。
所以學了領袖之道之后,我才知道我可能對我的合伙人并不像我原來想象中的那么好,不是說給了錢、給了位置,或者給了一些事情上的認可,就代表了你對他好,那只是一種一般意義層面上認為的好,而一個人更加立體的情感需求與發自內心的認可,才是真正的著眼點。
當公司的幾個主要合伙人都學習過領袖之道課程后之后,團隊內的溝通成本降到極低,我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達成共識,坦誠相見,并能夠不斷的調整自己直達目標,而且團隊內也因為核心成員的行為變化而受到正向的引導。
員工成長機制的建設
我們不僅注重專業能力的提升,還關心成員在專業技能之外的“內心成熟”,比如是否敢于面對挑戰,是否對人際關系心有所悸,是否常常避重就輕 —— 正是這些內在特質決定了一個人完成目標的能力,而不僅僅是專業素質。所以我們一方面構建專業素質的培訓機制,一方面通過例行的“復盤”“總結” 會,讓大家通過工作事項來總結心態的成長。
關于人心的部分
作為領導者,一定要算大帳,一個公司最大的成本體現在兩個方面:戰略決策成本,以及人力資源成本。
戰略方向走錯了,一切都是白白的消耗時間。而阻礙優質的戰略形成的,領導者自己內心的那些“坎”,比如不自信,比如懶惰,比如不愿意聽取外界的聲音,或者缺乏安全感,這些就是上海同泰領袖之道能夠讓我們發現和成熟的地方。
至于人力資源,要明白這方面最大的成本是:一群本該發揮作用的人才,因為各種原因閑置在自己的崗位上。經營中最大的成本是隱性的,人員拿著工資,但他不在狀態,很可能一個工作任務,本來一個月可以做完,變成了三個月做完,那這三個月時間就是巨大的成本,因為,為了等這一個點,全公司都跟著花了兩個月的錢,這些成本是真正的大成本,把這個大賬算清晰,而不是算一些小帳,比如說在每個地方、每個人這些個體身上省了多少錢。
上海同泰領袖之道的學習讓我明白,如果人心是一個資產的話,那么就有一筆更大的帳可以去算,當這些力量都用上的時候,我們才可以扛得起更高遠的目標和愿景。
上海同泰領袖之道的學習就是生活的踐行,蘇格拉底的那句話:“認識你自己,然后做你該做的事”。我們明白自己,就明白了如何與團隊溝通和共識,如何做出負責人的決策和選擇,如何讓夢想與目標離我們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