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自稱知名天使投資人的劉佰龍被爆詐騙加盟費,涉嫌金額成謎)
業界知名新媒體《 金融街1號》3月12日對外發布一則標題為《無錫親民財神劉佰龍被爆詐騙加盟費,涉嫌金額成謎》的爆料信息,引起了各大財經媒體和社會公眾的高度關注。
據《 金融街1號》指出:一家法律服務團購網站最近在網上的發帖引起了我的注意。帖子中聲稱,自去年起陸續收到受害者反映江蘇無錫劉陌龍親民商城詐騙他們加盟費的事件。而且,現在他們已經成立了微信維權群,正在廣泛征集相關材料。截屏如下:
據受害者反映,老板打著知名天使投資人的名義,去坑騙創業者,被騙的人員全國各地都有,幾個維權群就有近千人,線下更多。
劉陌龍是何許人也?
親民商城到底是怎樣的模式?我們來剖析一下。
來看看當時親民商城的宣傳與介紹:
親民商城系無錫親民網絡有限公司歷經4年精心策劃并打造出來的優質B2C網上購物平臺,是新世紀區域同城購物推廣先鋒。
它立足于同城網購,總部設在長三角經濟中心-----號稱東方硅谷的無錫,公司注冊資金1000萬元,是中國區域B2C電子商務模式的開創者和領導品牌,也是中國最大的區域B2C企業,是中國最大的區域B2C電子商務網站運營商!
首次在B2C行業中提出并實現了“全部原裝正品,假一賠十”的經營理念,以“買正品,到親民”為理念。
親民商城以“區域化B2C同城購物商城”的形式,面向本地居民供應中高端、品牌、品質百貨商品,以發展區域代理商的方式實現戰略同盟。
依托本地代理商的推廣策略,把“高端品牌、親民價格”的經營宗旨輻射至全國各地角角落落的消費群體,從而形成各地區域化B2C特色同城品牌商城。
同時整合各地特產及優質商品供貨商,打造全國最新式、最強大的網購航母集群。
其實,早在2014年網上就有受騙網友反映此事:
因人員分散,大家又都是網友,沒見過面,此類案件往往讓受害人很頭痛,因為維權成本實在太高。
以下是親民農業(農業平臺北京)就發起的眾多縣域農業合伙人發生的情況:
1:親民農業(農業平臺北京)法人公司,前期在全國范圍內招商,通過發展農業的商業計劃書來騙取和套取全國范圍內縣城眾多新農人和不明真相樸實農民兄弟入伙加盟費用50000人民幣/每人(注:據招商信息,在2016年1月1日后招商加盟費是20萬元)。
其商業計劃書一直在變,沒有固定方式運作,一會搞縣城園區(拿地),一會賣農資,一會賣化肥、一會賣種子,一會搞蔬菜,一會養黑豬。
欺騙套取農村農民的辛苦錢財,合同也未提及任何風險農村農民的合理的退出的方式;欺騙農村農民不懂合同又不懂股權。
2:親民農業(農業平臺北京),開始讓各個縣城的農民去發展各自縣城的粉絲,然后各自在自己的縣城通過自己的粉絲眾籌集資,而親民農業不投一分錢,還要給親民農業(北京)公司的天使投資25%的免費股權,空手套得股權的同時還套取縣域農民50000人民幣/每人合伙加盟費。
3:親民農業(農業平臺北京),當初其公司副總裁王明凱答應如縣域發展粉絲后如果融不到資金可以退錢退出;目前親民農業(農業平臺北京)不理不睬。
4: 親民農業(農業平臺北京)對眾多農業人的很多的承諾,未提及和告知風險所在,原先的招商商業計劃書口口聲稱每家縣域合伙公司后期盈利退出是以上國家新三板股權交易平臺而退出(就是上國家的新三板上市,先給大家畫個餅),一直以畫大餅不提及風險來欺騙每個加入的新農人。
還說,如果各自縣城粉絲眾籌集資失敗的情況下,農業平臺北京就直投20萬元用于各個縣城合伙公司的運作,目前對方原先的承諾一毛錢不出,還要吃掉25%的股份。
5:前期鼓吹有的縣城合伙人有閑錢的話,讓縣城合伙人自己先墊錢開門運營.有偏遠農村縣 城合伙人在沒有一分錢的直投下已投入大幾萬元后,沒任何進展,有的縣城合伙人家人親屬的質詢下,縣城合伙人很無奈向親民農業(農業平臺北京)法人提出讓親 民農業(農業平臺北京)退出縣城公司的股權,然后計劃向縣城工商注銷縣城合伙公司,但是親民農業(農業平臺北京)法人不理不睬,老是躲避,很不地道。
6:目前有偏遠農村/山區地區的新農人/農民,原先在看到親民農業(農業平臺北京)法人 公司 招商的互聯網農業的計劃書,本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業一起創業的夢想,有號稱是著名投資人的支持,號稱背后有10萬投資人的背書投資,就籌借了本地50000元人民幣的高利貸交給了親民農業(農業平臺北京)的所謂的加盟費,然后該合伙人注冊本地公司給予該招商的公司25%的股份,目前幾乎無進展,打電話也不接,躲著, 拉黑。
該偏遠農村地區的新農人現在已被高利貸整天催債,已基本對生活無望,整天渾渾噩噩,其后要求親民農業(農業平臺北京)退錢并注銷公司,根本不理不睬,對方很無助。
法律服務團購網克雷吉山發文表示,決定立項,請被騙的當事人參考內蒙古通遼的閆文茂寫的自己的被騙經過(原件,記敘文格式如實敘述被騙經過)自己也寫一份,然后把受騙經過(原件)和授權委托書(原件)、身份證及證據材料的復印件郵寄給他們。
克雷吉山表示,收集好材料后將先與警方聯系,要求警方對劉佰龍等人采取刑事拘留措施,然后再到法院起訴劉佰龍等人追究其民事賠償責任。
但從工商登記的信息來看,情況并不樂觀,公司也許已經成了空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