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當前金融風險的根源是宏觀杠桿率上升過快,要把控制企業杠桿率和地方政府隱性債務作為防范化解風險的重點,并加強對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等薄弱環節進行監管。
回顧2017年,互聯網金融領域中的“兩會”熱詞是“校園貸”。此前,校園貸市場一直被視作是一個萬億級市場,可是,隨著裸貸、高利貸、暴力催收等熱點詞匯的不斷涌現,校園貸行業負面消息不斷,行業丑聞揮之不去。因此,在2017年“兩會”上有多個代表提案加快“校園貸”立法、加強“校園貸”監管。于是,2017年“兩會”之后,監管擲地有聲,使得網貸平臺徹底退出校園。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則明確提出要“強化金融監管統籌協調,健全對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監管”,勢必將進一步嚴厲打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違法活動。
從2014年至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連續四年提到互聯網金融,從2014、2015年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轉變為規劃發展警惕風險。而在2018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又一次提到了互聯網金融。報告提出: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改革完善金融服務體系,支持金融機構擴展普惠金融業務,規范發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機構,著力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寶象金融負責人認為,作為世界金融科技發展的高地,中國的發展全球矚目。未來,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廣泛深入各行各業,將會對科技金融產生更多影響,也將會衍生出更多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新模式,繼續引領國際科技金融發展潮流。而對于平臺而言,合規始終是其“萬變不離其宗”的第一要務。今年的行業關鍵詞非“合規”莫屬,不合規范與秩序的平臺將自然受到淘汰,行業發展將趨向于強大、健康、安全,這也就意味著更多的企業和個人都能享有到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務,使得金融科技平臺能真正服務好實體經濟發展,實現普惠金融指日可待。
作為農業供應鏈金融行業的“領頭羊”,寶象金融自然將全力配合監管要求,以科技創新驅動金融發展,通過基于大數據和云計算的風控決策體系,在業務實踐中不斷完善自身。伴隨行業轉型升級,堅守金融本質,不忘初心,嚴防金融風險,為用戶提供優質高效的金融信息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