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營商環境,不是要制定多少優惠政策,對個別企業給予偏愛;而是要營造一個公平的發展環境,保證企業能夠持續合規經營,讓企業有尊嚴地發展,這才是優化營商環境的本質內涵”。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全國人大代表,常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周德睿暢談了他對招商引資工作的獨到見解。
優化營商環境的首要問題是建設誠信黨委、誠信政府
《中國企業報》: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優化營商環境提出了明確要求,這既說明政府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也說明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項難度很高的工作,具有很大的挑戰性,請問常德市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有什么新思路、新方法?
周德睿:對于優化營商環境,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現在都存在一些誤區,都是把優化營商環境等同于優惠政策。市場經濟首先要公平,要有同一個環境,在同一個起跑線上,一視同仁,公平競爭;而不是厚此薄彼,給某些企業特殊照顧。一是這種特殊政策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很容易造成后任不理前賬的問題,同時也容易產生權錢交易,滋生腐敗。優惠政策是一種不公平的偏愛,而不是有尊嚴的發展,正直有眼光的企業家們現在最期盼的就是要公平的發展環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公平經濟,市場經濟的好和壞主要是看對外投資是否公平,越公平包容,則說明市場經濟的程度越深入。
《中國企業報》:您的見解非常深刻。那么,您認為怎么才能實現這樣一個公平的營商環境?
周德睿:為企業家提供公平的發展環境是黨委政府的天職,也是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所提倡和要求的。成就企業家,優化經濟環境,尊重納稅人是每一個黨委政府應盡的職責。我在常德提出,要把常德打造成為干部成長,企業家發展的“寶地”,而不是“死地”。“寶地”就要有良好的發展環境,在經濟環境上要優化政策環境和政務環境。
政策環境就是要打造誠信黨委、誠信政府,說到做到,堅決兌現所有的招商政策和發展政策,而不是朝令夕改,要讓企業家心里托底,給企業家吃“定心丸”。政務環境就是要縮短辦事的時間,簡政放權,可以交給市場辦理的由市場辦理。政企權責要劃分明確,企業場內的事是企業家的事,場外的事是當地黨委政府的事,政府要加強事中的監管,事后的督查督辦。
《中國企業報》:誠信黨委、誠信政府這個說法很新鮮,政府的誠信問題是企業家最頭疼的,也是最無奈的。常德把優化營商環境的重點放到建設誠信黨委、誠信政府這個戰略高度,我們必須為您點個贊。
周德睿:我們的目標是把常德打造成為時間最短,流程最少,服務最優,環境最廣的企業家發展平臺。要斬斷中介機構與政府部門的利益的鏈條,誰擋道,誰讓道;誰攪局,誰出局;誰捧場,誰登場。目的就是要顯示出我們發展營商環境的決心、態度和力度。讓戰略投資者大膽地來,放心地來,在地方落地生根,落地見效,取得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果。
招商競爭要比硬環境更要拼軟環境
《中國企業報》:現在各地都把招商引資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路徑,招商引資的難度空前加大,常德在招商思路方面有什么探索和創新嗎?
周德睿:目前招商的困境在于現在全國各地都在互相比拼招商,形成龐大的“賣方市場”,這樣一來,招商的門檻也就水漲船高,這對于各地黨委政府來說都是巨大的壓力。面對激烈的招商競爭,我們的策略是在硬環境不行的情況下靠軟環境比;在硬件差不多的情況下靠軟件優化;在環境相等的情況下要靠服務,靠毅力,靠誠心實現招商目的。
《中國企業報》:常德招商的重點領域是哪些?
周德睿:目前常德市招商重心放在了新型建筑材料、車橋制線、醫養結合體、養老養生、生物醫藥、農產品深加工等多渠道各領域。常德市是農業大市,農產品資源豐富,農產品深加工市場前景廣闊,這是我們的優勢領域。
《中國企業報》:說到常德是一個農業大市,我們想聽一下您對鄉村振興戰略的看法。
周德睿:鄉鎮振興戰略最終的目的是要達到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生活富裕,鄉村治理,文化興盛這個目的。要想實現這個目的就必須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必須走共同富裕之路,必須走綠色發展之路,必須走質量興農之路。
建設特色小鎮應積極穩妥
《中國企業報》:現在全國興起一股特色小鎮熱,您認為特色小鎮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的結合點在哪里?
周德睿:以城帶鄉,城鄉互動,城鄉一體化是發展的必由之路。特色小鎮的建設會有利于解決農民就業的問題,支持農民在自己的家鄉生產生活就業,解決老百姓離土不離鄉的問題。建設特色小鎮實現鄉村振興對于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農村發展方向來說是必須的。對于相當一部分農民來說,目前的情況是,有家的地方沒有就業之路,有就業之路的地方沒有家。故鄉安不下肉身,他鄉容不下靈魂,四處在漂泊,四處在流浪,四處有鄉愁。特色小鎮的建設會有助于這個問題的解決,讓農民實現鄉村創業、鄉村就業,不離鄉不離土也能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活條件。
面對小鎮建設過程中發展的困境,我認為必須積極穩妥,就是說態度要積極,但具體在推進過程中必須穩妥,不能一哄而起,一哄而下。第二必須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第三就是要有針對性,針對問題尋求產業發展之路。目前小鎮建設缺乏產業發展之路,城市的建設要與產業相結合,小城市的建設要符合當地老百姓的需求,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不能只顧建,不顧發展,不顧老百姓正常的需求。 (來源:中國企業報,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