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道超車 搶占國際醫藥研發上游價值鏈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
這是深刻改變個人命運、民族氣質、國家形象的40年,也是重塑世界格局、影響人類發展史的40年。中國刷新了起跑線進入了新時代。在國家新藥創制重大專項等政策的引領下,民族制藥企業厚積薄發、異軍突起。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天”,在行業大勢的推動下,康弘藥業堅持自主研發的治療老年黃斑變性的重磅新藥康柏西普(朗沐),開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開啟了民族制藥企業迎接全球化的新時代。
康弘藥業集團大樓
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做好今年的工作,首先要推動高質量發展,同時要發展壯大新動能。而1月8日,《人民日報》就“2018,供給側改革如何深化”從“破”、“立”、“降”三個方面進行了全面深入報道,康弘藥業因創新能力突出成為“立”的代表,在康弘內部,高質量發展也已經提到了戰略層面,并將之作為2018年新春攻略的重點,康弘藥業的春耕將孕育怎樣的豐收,能獲得哪些突破和成果,整個行業都在矚目和期待。
超前突破:全球最新一代融合蛋白類抗VEGF藥品中國智造
“中國專利金獎”是康弘始終堅持“科技創新”與“知識產權”相結合的最佳闡釋。——柯尊洪
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MD)是全球50歲及以上成年人首要致盲疾病之一。其中濕性黃斑變性(wAMD)可造成80%~90%的不可逆中心視力喪失,曾被認定為是“不死的絕癥”。如果不進行干預治療,任由病情自然發展,85.1%的患者會在兩年內致盲。黃斑變性是一種慢性損害,許多人直到晚期眼睛出血,視力嚴重下降才就醫,這時候往往已經瘢痕化或者萎縮,就沒有治療辦法了。
2017年7月,人社部發布消息,包括朗沐在內的36種談判藥品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7年版)》乙類范圍。朗沐納入醫保,可為患者節約70%以上的開支。此外,朗沐和一般單抗類藥物相比有其獨特優勢。其一是多靶點,有效作用部位多,可以達到一藥多點治療,有效性可以提高;二是在臨床觀察當中以及多中心臨床試驗證實,作用有效時間比較長,可減少重復治療的次數,只需每三個月一次的重復治療,而一些單克隆抗體需要每月治療,相比之下大大減少了治療次數,降低治療成本和風險。研究顯示,進行連續三個月治療以后,可以每三個月注射一次,這樣注射次數更少,費用也會相應減少。
康弘藥業董事長柯尊洪表示,康柏西普是國家“十一五重大新藥創制”專項成果,這一產品填補了國產眼底黃斑變性治療藥物的市場空白,打破了高價進口藥物對中國眼科領域市場的壟斷地位,書寫了中國原創生物藥銷售增長最快的歷史紀錄。
據相關資料顯示,“自國家啟動重大專項以來,中國設立了1558個重大專項,成功獲批的一類新藥21個,但能夠被國際認可的只有5個,2個疫苗,3個制劑,其中康柏西普是最具代表性的產品之一。”
更為重要的是,朗沐是我國醫藥工業史上首個直接進入美國FDA III期臨床研究的生物創新藥,代表了中國生物醫藥的研究水平,給中國制藥人長了志氣。
在2017年舉辦的第19屆中國專利獎頒獎現場,共有超一千家單位申請參加評選,最終僅有20家單位獲得最高榮譽,康弘藥業是此次評選中,高票獲得“中國專利金獎”的單位。
朗沐榮獲中國專利獎金獎
持續創新:6%的銷售收入投向研發,孵化更多成果和驚喜
“創新為立業之基、生存之本、發展之路”——柯尊洪。
柯尊洪告訴記者,康弘的發展戰略是以創新為立業之基、生存之本、發展之路。
康弘藥業每年將6%的銷售收入投入到研發中來(國內平均1.74%),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保證了企業的創新能力。康柏西普雖已上市,康弘還在進行后續適應癥的開發和更加深入的研究。在眼科、中樞神經、腫瘤領域深入研究。
在柯尊洪的帶領下,康弘依托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等一流創新平臺,承擔了眾多國家級課題及省級科技項目。申請和授權發明專利近300項,其中國際專利超百項,多家下屬企業均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康弘作為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獲得了中國藥學發展獎,董事長柯尊洪榮獲“中國創新藥物突出成就獎”。
以這些科研平臺為基礎,康弘先后承擔包括一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6項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2項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在內的10余項國家級科研課題和數十項科技攻關項目,研發實力和創新成果在行業內均處于領先水平。
據康弘藥業財報數據,自康弘藥業上市以來,其業績一直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2015年、2016年及2017年上半年,其營收的增速分別為23.88%、22.45%、17.59%;凈利潤增速分別為44%、26.14%、30.84%。依靠創新給康弘帶來了顯著而持續的增長動力。
孫曉東教授介紹朗沐最新研究結果(2017年新生血管年會)
“三不原則”:倒逼康弘研發追趕世界尖端潮流
“康弘藥業的初心,就是做中國人自己的原創藥。”——柯尊洪。
柯尊洪不善言辭,他早期做過老師,之后進入華西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藥劑科。在這里,他產生了做創新藥的念頭。“當時中國的藥基本上都是仿制,缺少新產品。進口藥雖然昂貴,但銷量上升速度快。50毫克一粒的進口膠囊1991年賣到了47.5元,當時大學生工資每月才100多元。”
離開華西辦藥廠后,柯尊洪的想法是不做仿制藥。“既然要辦藥廠就要干一點事,做中國自己的藥。”正如柯尊洪所說,康弘藥業第一個產品是松齡血脈康膠囊,就申請了處方專利。
康弘藥業在建立之初,柯尊洪就為研發部定下了“三不原則”,沒有明確市場定位的不做、未能滿足臨床需求的不做、沒有知識產權的不做。截至目前,康弘藥業的產品基本上都是有專利保護的獨品,創新能力成為康弘藥業在醫藥市場立足的重要支撐。
2017年,由中國證券報主辦的“第十九屆中國上市公司金牛獎頒獎典禮暨高端論壇”,康弘藥業榮獲“2016年度金牛投資價值150強”。
全球市場:從中國到全球,逆襲“第一梯隊”
“大力發展民族醫藥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一部分,而‘康弘夢’,則是讓中國創造的藥品走出國門,成為全球化產品,讓醫藥界的中國創新引領世界。”——柯尊洪。
2015年,全世界創新藥市場近6000億美元,換算成人民幣大約4萬億元。而按照世界各主要醫藥研發國家創新貢獻分布的三個梯隊中,中國目前尚處于第三梯隊,對全球醫藥創新的貢獻小于5%,市場總量不足100億美元。作為一家民族醫藥企業,康弘一路披荊斬棘,持續創新跨越發展,對發展有著深刻的思考和感觸。
就在國內市場形勢一片大好的同時,康弘藥業再將戰略目光放到了更廣闊的全球市場,公告顯示,其投資30億在京建設康弘國際生產及研發中心,以用于朗沐的國際供貨生產及生物醫藥產業的產品研發。
此外康弘藥業斥資2.2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13億元)推進朗沐在美國的Ⅲ臨床試驗,并聘請國際知名臨床服務機構INC Research公司提供臨床試驗服務。康弘的這一舉措,是繼去年獲批直接進入FDA III期臨床試驗后,進入美國市場和加速國際化的又一實質性進展。
此外,康弘藥業還投資以色列IOPtima公司,其通過國際戰略布局,一方面,擴充眼科產品線,進入眼科器械和耗材領域,開啟青光眼治療領域的創新解決方案;另一方面,拓展全球市場,為公司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和提升公司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
康弘藥業與以色列IOPtima公司簽約儀式
柯尊洪坦言:“我希望能研發出可以走向全球的創新產品,這是我的夢想,也是康弘的夢想。”這是一份中國醫藥人的情懷,更是一種責任和擔當。
在柯尊洪的帶領下,康弘藥業通過國際化布局,正在推動中國創新藥走向國際,推動中國創造引領全球健康,讓中國民族醫藥企業綻放世界之林。
2018年,春天來了,康弘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