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工信部區塊鏈研究室主任李鳴在上海參加一個行業論壇時接受專訪,從技術和商業的雙重視角對時下頗受創業者和資本市場追捧的區塊鏈進行了分析。
區塊鏈風口?謹慎為上
工信部區塊鏈研究室主任李鳴在論壇上表示“區塊鏈要成為價值互聯網的基礎設施還需要技術的推動和時間的驗證。現在的區塊鏈技術還在初期,它的發展還需要標準、技術、商業模式的驗證和迭代。”
目前,政府正在努力推進區塊鏈項目的監管、政策,以及未來的產業規劃藍圖。將區塊鏈技術加速納入到中國的產業發展規劃中,將會是勢在必行的舉措。當然了,李鳴也對區塊鏈的缺陷做出了簡單介紹:比如效率與算力集中問題,未來量子計算的興起會給區塊鏈安全帶來很大的威脅。
由小見大,可見政府對區塊鏈項目是尤為重視,也是多番研究的。目前,中國的區塊鏈項目位居全球第一,甚至可以說,中國以一己之力扛起了區塊鏈發展的大旗。不少人預測,這是中國彎道超車的重要標志之一。
受到這一觀念的影響,工信部區塊鏈研究室主任李鳴也提出了思考:從來沒有一項技術的商業形態和技術形態像區塊鏈這樣同時出現。區塊鏈不像大數據云計算,先是關鍵技術研究,然后才找應用場景,再迭代去把應用做的扎實,進而建立完整的產業體系,利用新技術促進社會的發展,而是研究與應用幾乎同步,雙軌進行,摸索中前進。
善林金融,尋求發展良策
對于“工信部區塊鏈研究室主任李鳴”的觀點,善林金融明確表示了認同,尤其是政府對于區塊鏈關于商業形態的認識,更是顯得尤為貼切。
善林金融就是發現了區塊鏈項目具備的獨特性質,它是以技術形式誕生的一種商業形態,如果只是看中技術發展,則無法跟上商業模式的升級,反之,商業模式會跟不上技術的發展趨勢。
平衡這一矛盾,是善林金融首要考慮的難題。同時,善林金融也表示,中國現在占據了區塊鏈產業的發展先機,但是,沒有前任探路的信息優勢,摸著石頭過河并非一件易事。對于同業者輕視、自如的態度,善林金融表示非常擔心。
善林金融2017年年中也開發了自己的區塊鏈項目,并且,在項目中提出了全新的見解,將“公益+文娛”產業納入其中。一方面,重視區塊鏈項目的技術價值,努力開拓技術;另一方面,積極將區塊鏈項目納入到商業場景應用中,開發它的產業和商業價值。
兩項齊下手,是善林金融的主要思路,也是解決區塊鏈項目技術和商業矛盾的唯一出路。目前,善林金融的區塊鏈項目正在平穩運行中,逐步推進了體系建設,從實效性上驗證了這一決策的正確性,以及區塊鏈項目的出路。
更多精彩: 第一金融網 http://www.wzse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