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溫情就在那里,你卻不知道,直到被某個偶然撩撥。22日,中新網記者就帶著重慶移動最新發布的春節大數據,看看春運熙攘人潮中,那些數字背后的溫情。
農歷臘月二十九,坐標龍頭寺火車站,在重慶讀書的董飛和從廣東打工回來的老爸董建軍匯合后,準備坐渝萬高鐵到萬州,再從萬州轉大巴回老家開州。董建軍的家鄉重慶開州區人口超過160萬,有50多萬人外出務工、學習和經商,對董建軍來說,每年回家就是一次朝圣之旅,心中滿滿都是對家的信仰。
不少旅客提著行李踏上返程路。 陳超 攝
“我剛出去打工的時候交通還不發達,每年回家都要趕幾十個小時火車、汽車什么的,沒坐位就站著硬挺,累了找什么東西靠著休息一下,一年辛苦工作不就是為了這幾天么,”董建軍笑著說,“現在娃兒書讀得多,也有本事了,我今年回來的火車票都是他在網上給我買的,還有座位。”
董建軍印象中,在重慶像他這樣為家庭外出打拼,又為了家庭每年風塵仆仆趕回來的人有很多,但這個數字具體是多少,可能今年才有答案。據22日重慶移動發布的最新春節大數據,臘月十六到真月初五重慶全市人口為凈遷入,其中開州區凈流入最多,達13.5萬人,而漫入流量客戶對語音的貢獻前三甲則依次為開州區、萬州區和云陽縣,這一個個數字背后,有家人團聚的喜悅,有游子漂泊的鄉愁。
“我接到老爸了,今天晚上就能到家,你們先吃飯,我們到了就打電話。”電話中叮囑完那頭,董飛告訴中新網記者,以前家里窮,老爸為了給他籌學費只好外出打工,現在家里條件好了些,他在大學靠做家教打零工也攢了點錢,今年春節打算在老家團完年后,帶著父母回重慶主城好好轉幾天。
“看來再過兩年,我就可以回老家找點輕松的事情做了。”接過董飛遞來的酸奶和面包,董建軍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