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單!年初至今不到四個月時間,IPO撤單數已經接近去年全年八成。
在臨門一腳前戛然而止的115家公司都來自哪些省份?分布在哪些行業領域?負責它們保薦的投行主要有誰?小編對上述公司進行了分類梳理,下面這份表單或許能回答這三個答案。
1、哪些地方是“重災區”
公司IPO終止審核地域分布表
IPO終止審核的第一梯隊是廣東、浙江、江蘇,分別是32家、16家和13家。
(粵浙蘇三省是IPO的傳統大戶,報會的數量多,終止的數量多遠超其他省份也是正常。)
緊隨其后的第二梯隊是北京、上海、安徽,分別是10家、9家、9家。
第三梯隊是湖北、湖南、黑龍江、河南、山東、天津,分別是4家、4家、3家、3家、2家、2家。
第四梯隊是遼寧、陜西、新疆、四川、西藏、吉林、云南、福建,均為1家。
令人有些意外的是享受“即報即審、審過即發”這一“上市綠色通道”的新疆、西藏依然各有一家公司終止審核。
有投行人士分析,IPO綠色通道只是不用排隊,縮短審核進程,審核標準是全國“一碗水端平”。新疆、西藏的公司自覺無法過會,也只能撤單。
例如,西藏的樂壽農牧2016年12月從河北遷址至西藏,主營種鴨繁育、畜禽飼料的生產銷售、肉鴨養殖與銷售。在今年3月30日決定終止審核。
另一家撤單公司是新疆地礦局旗下的寶地礦業,公司主營鐵礦石的采、選和銷售。招股書顯示,公司子公司鄯善寶地正在使用的位于某軍事禁區的土地,以及天華礦業正在使用的位于尼勒克縣的部分土地,目前尚未取得土地使用權證。
對此,有投行人士分析,此前就有公司因土地權屬瑕疵IPO被否,寶地礦業IPO終止審查有可能有這個原因。
2、哪些行業撤單多
從行業角度來看,制造業、互聯網和軟件服務、化工、農業及食品加工業等行業是今年IPO終止審查的主力。
其中涉及制造業公司48家、互聯網和軟件服務公司16家、化工制品公司15家、農業及食品加工業8家。
在投行人士看來,股權問題、持續盈利能力、土地和房產權屬問題、商譽問題和無形資產等是審核關注的重點。
以主營運輸設備制造業的哈爾濱市科佳通用機電股份有限公司為例,發審部門在反饋文件中關注到單一大客戶依賴問題、房產和三宗土地使用權權屬問題和毛利率波動問題。
“佛系”公司普陀山的名聲在外,這家公司的撤單,更多是來自外在輿論之壓力。中國證券網微信公號曾及時分析過。(普陀山IPO要撤單了,扒一扒A股“佛系”公司,他們是怎么上市的?)
無形資產也是關注重點。主營肉雞養殖的湖南湘佳牧業在2012年整體改制的時候無形資產評估增值28.29%。監管部門要求公司說明并補充披露增值的主要資產的內容、獲取方式、評估增值的依據以及是否合理等。
3、哪些券商“觸霉頭”?
今年IPO終止審查的公司所聘請的券商一共44家。
中信建投涉及數量最多,多達8家,分別是河南平原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泛海三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中金輻照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開心麻花娛樂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微創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麗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及火星人廚具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