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17日電 (郭超凱)德國社民黨副主席、聯邦副總理兼財政部長肖爾茨(Olaf Scholz)17日在北京出席大金融思想沙龍,和與會的政商學界代表共同探討數字化的挑戰、經濟與社會轉型等熱門議題。
肖爾茨以“數字化的挑戰”為題發表演講,他表示,中國和德國互為重要的貿易伙伴,聯系和溝通越來越緊密,數字經濟正是雙方可以在未來進一步合作的領域。我們要積極思考數字經濟在制造業、能源等行業中扮演的角色,如何在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實現平等的發展,如何保護個人信息安全,以及國家應該在數字經濟發展中扮演何種角色等問題。
談及金融領域的數字化,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球表示,中國金融在支付數字化方面的改革步伐比較大,這極大地推動了中國金融的結構性變革,提升了中國金融的效率,從而推動了中國整個經濟結構的轉型,數字金融的發展給中國經濟帶來了重大的影響。
作為一名在中國創業的德國企業家,熱巢集團聯合創始人法比安·馮·亨布格爾(Fabian von Heimburg)在發言中表示,近幾年中國的數字經濟發展非常迅猛,如今中美兩國已經成為數字化、電子化創新的領導者,未來歐洲企業應該從中美兩國的發展經驗中汲取智慧,創造出歐洲本土的數字化企業引領者。
出門問問創始人兼CEO李志飛則結合自身經歷分享了人工智能的發展趨勢。他表示,人工智能是數字化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其中就包括了智能語音識別、自動駕駛等前沿技術。五年前語音識別技術還不太成熟,但目前語音識別的準確率已經大幅度提升,未來十年人工智能技術還會產生巨大的進步。
當天,來自中德兩國科研機構、政府管理部門和媒體機構的150余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會前,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張建明會見肖爾茨一行,雙方就中國人民大學和德國在高等教育領域的交流合作進行了溝通。
據悉,大金融思想沙龍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和財政金融學院貨幣金融系聯合發起設立的高層次學術沙龍,分為“全球領袖”“政策專家”“學術名家”“業界精英”與“青年學者”五個系列。沙龍立足中國實踐、緊跟國際前沿,為推動新時期“大金融”學科建設,深入開展“大金融”理論、政策與戰略研究搭建了高水平、專業化、開放式的學術交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