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工業互聯網 發展正當時(網上中國)
工業互聯網一直以來都備受關注,它根植于高速發展的互聯網技術,應用于工業、制造業領域,并為第二產業的轉型發展增添羽翼。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工業互聯網網絡建設及推廣指南》(以下簡稱《指南》)通知,意味著工業互聯網這一新興詞匯正在加速落地。
推動制造業再升級
隨著智能科技的發展、貿易環境的變化和產業自身更新換代的需求,我國第二產業的發展迎來一個拐點。不難發現,目前的制造業正在大量應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技術,向智能化、科技化轉型。從勞動力密集型的制造工廠轉型到以技術驅動的智能化平臺,已成為制造業繼續生存發展的不二選擇。
“工業互聯網”就在這樣的背景中應運而生。《指南》中明確指出,工業互聯網網絡是構建工業環境下人、機、物全面互聯的關鍵基礎設施,通過工業互聯網網絡可以實現工業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管理、服務等產業全要素的泛在互聯。
這可以看作是互聯網與制造業融合的又一次升級。早在2013年8月,工信部便頒布《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劃》,旨在促進兩化融合。隨后,國家又出臺多項政策。2015年5月,發布《中國制造2025》;2016年2月,成立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2016年5月,發布《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2017年10月,國務院正式發布《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2019年1月18日,工信部印發《指南》。工業互聯網脫胎于工業4.0、智能制造、中國智造,將以強勁勢頭繼續發展,互聯網和工業也將得到進一步融合。
根據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AII)發布的統計結果顯示,目前我國有269 個工業互聯網平臺類產品,涵蓋裝備、消費品、原材料、電子信息等主要應用方向。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認為,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數量增長迅速,有一定行業區域影響力的區域平臺已超過50家。
《指南》指出,到2020年,將在我國形成相對完善的工業互聯網網絡頂層設計,初步建成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和技術產業體系。
這也意味著互聯網正在變得越來越重,它不再只是過去看不見、摸不著的虛擬世界,它正在與工業制造業一道變得實在。
加速變革提高效率
在工業互聯網的浪潮中,眾多工業制造業公司也紛紛投身其中。隨著工業應用中逐漸融合了更多的新興技術,工業也開始從最初的單點信息技術應用向全面的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變革。
日前,特斯拉在中國上海設立分公司。眾所周知,特斯拉在汽車制造環節傾向于應用機器而不是人工。大量自動化設備的應用讓特斯拉工廠與眾不同,使其成為汽車智造的領先者。
2016年11月,英國石油公司和美國通用電氣聯合發布了一套數字解決方案——PlantOperations Advisor(POA,工廠運營顧問),旨在對設備運營數據進行智能化分析,以便對設備故障進行提前預警。在傳統的石油生產活動中,一旦某個海上鉆井設備出現意外故障、無法作業,便會對生產商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過去很多時候,設備突然損壞之后,才能對其進行設備維修保養。因此,確定設備的檢修周期顯得異常重要。POA能夠迅速將油氣生產設備的作業數據集成起來,向工程師發送警告和分析報告,使工程師能夠及時掌握作業情況。
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工業互聯網將是下一階段推動效率提升的主要推手。2017年3月,阿里云在深圳推出了ET工業大腦,可以讓機器能夠感知、傳遞和自我診斷問題。目前,阿里云的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已應用在協鑫光伏、中國華能、飛利浦、吉利汽車等制造巨頭的生產中,幫助他們提高產品良率、提高生產效率并降低制造成本。同樣作為互聯網領軍公司的騰訊云、百度云在智能制造上也有一些布局。
2018年2月,工業互聯網峰會舉行。國內外近20家工業互聯網平臺爭奇斗艷,包括美國通用集團、美國參數技術公司、航天云網、海爾、阿里、華為等企業。其中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平臺、索為“眾工業”平臺、諾基亞貝爾、昆侖、中信、聯想、明匠工業互聯網平臺等更是首次亮相。
穩健轉型抓住機遇
工業4.0、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各種名詞都表明中國制造業正在借助新技術實現轉型升級。對于工業企業來說,通過互聯網技術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良率是大勢所趨。
盡管工業互聯網發展如火如荼,在一些業內專家看來,仍有幾點問題和壁壘需要克服。比如網絡通信協議的障礙。不同品牌、不同協議的工業設備都有不同格式的數據通信協議。是否需要與其他企業的設備兼容,并不在首先考慮的范圍內。根據從事設備聯網工作的專家介紹,若要不同企業的設備彼此之間無障礙通信對話,至少需要5000種以上的通信協議,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盡管現在設備通信協議的走向是趨于標準化,但目前世界各大工業巨頭之間尚未達成一致。
其次,便是平臺間的壁壘與關聯問題。現如今,各行各業還沒有支持細分專業且全行業覆蓋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各個平臺之間也難以相互連接。
為更好地促進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指南》也明確提出了發展措施。比如制定工業互聯網網絡標準,其中包括建立工業互聯網網絡標準體系,完善標識解析技術標準,形成網絡標準制定與推廣機制。
《指南》還指出,要打造工業互聯網標桿網絡,推動工業互聯網網絡改造與應用,構建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拓展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應用,創建網絡發展環境,規范網絡發展秩序。
“工業互聯網將為制造強國建設提供關鍵支撐,為網絡強國建設提供重要機遇,為經濟轉型升級提供新興動力。”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