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邦股份”,603056.SH)發布公告,證實德邦股份董事長、實控人崔維星補充質押公司股份。上市一年半以來,崔維星及其一致行動人已經累計質押了手中近兩成的股份。
3個月前,德邦股份發布2019年一季報,虧損嚴重,股價隨即發生斷崖式下跌,元氣大傷。屋漏偏逢連夜雨,7月16日,德邦股份對外證實,公司以自有資金投資的理財產品踩雷,逾期未能兌付,涉及金額為1.6億元,相當于公司2018年凈利潤的23%。
除此之外,自上市以來,德邦股份還面臨著管理層相繼離職、業務投訴率上升等問題。
去年此時,剛剛上市的德邦股份意氣風發,股價為26元左右,而今,這一數字已經折半,跌至13元左右。崔維星的德邦股份,似乎已經到了至暗時刻。
“關于理財產品踩雷事件的處理,目前沒有新的進展,一旦有最新進展我們會及時發布公告;大股東質押股份不會帶來太大風險,因為質押比例不算高。”德邦股份證券部相關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這是產業集中度低的表現之一。在供大于求的格局下,部分企業出現虧損是必然結果,誰能通過技術的手段和商業模式創新的方式控制綜合成本,誰就能立于不敗之地。”中國快遞物流咨詢網首席咨詢師徐勇對時代周報記者說道。
內憂不斷
公告顯示,2018年7月18日,剛剛上市半年左右的德邦股份,其股價正處于相對高位,為每股26元左右。恰是在那個時候,崔維星將其持有的2500萬股有限售條件流通股股票質押給華泰證券(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泰資管”),以融入資金。
德邦股份于2018年1月上市,是“中國首家通過IPO登陸A股的快遞服務企業”,相比起來,國內其他快遞企業都是通過借殼上市的方式登陸資本市場。德邦股份在公告中還表示,“成功登陸資本市場,為公司未來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然而,僅僅從股價表現來看,德邦股份的發展基礎不僅不堅實,反而變得愈發脆弱不堪。
目前,德邦股份股價已折半到13元左右,股價下跌導致股東們不得不補充質押。2019年5月24日,崔維星補充質押280萬股給華泰資管;7月19日,公司1.6億元理財款爆雷導致公司股價進一步下挫之后,崔維星再將660萬股質押給華泰資管作為補充質押。
截至目前,崔維星及其一致行動人手中總計持有公司的股份總數為7.34億股,其中有1.24億股已經被質押,占比為17%,接近兩成。
在公司經營層面上,問題亦接連出現。
根據德邦股份2019年一季報,該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4.8億元,同比增長16%,但凈利潤卻虧損4905萬元,而去年同期為盈利近1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也大幅度減少,變為-2.3億元,這一數字在去年同期為1.79億元。
對此,德邦股份在上市公司互動平臺表示,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一是行業受季節性波動比較明顯,一般一季度都會受到影響。另外公司同時面臨同行低價競爭壓力;二是成本方面,第一季度公司人力成本和運力成本增加。
“德邦股份所處的零擔快運領域并不是特別賺錢,也沒有增長,而公司戰略轉型的快遞領域,在當前環境下,后發的快遞公司更是舉步維艱。”廣州某私募基金交運行業分析師張新(化名)對時代周報記者說道。
根據2018年年報,2018年,德邦股份的快遞業務毛利率為9.32%,零擔快運業務毛利率為19%。
管理層也動蕩不斷。自今年3月起,德邦股份副總經理黃華波、董事兼副總經理韓永彥,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單劍林相繼因個人原因辭職。
順豐緊追
德邦股份號稱是中國零擔快運領域唯一直營的企業,順豐控股(002352.SZ)則是快遞企業中唯一直營的企業,多年以來,雙方都在互相拼殺。
2013年11月,德邦股份開始戰略布局快遞業務,2018年7月2日,公司宣布品牌名稱變更為“德邦快遞”;順豐控股則是在2015年開始正式進軍零擔快運領域,并于2018年3月收購了廣東新邦物流,建立了獨立的零擔快運品牌“順心捷達”。
“中國零擔快運領域有超過1.3萬家企業,其中前20強企業僅占據10%左右的市場份額,市場極其分散,且相對混亂。”張新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根據公開數據,2015年,德邦股份的收入規模排名全行業第一,為111億元,排名第二的是中鐵物流,收入規模為40億元左右。
不過,在順豐控股進入零擔快運市場之后,原先的行業格局很快發生了變化。
根據年報,2017年,順豐控股的快運業務收入為44億元,在行業中排名已躋身前列,2018年進一步增長83%,達到81億元,緊緊咬在了德邦股份的身后。相比之下,德邦股份2018年的快運收入增速卻下滑13.76%,為112億元。
“2018年,順豐收入為909億元左右,在1.4萬億元的零擔快運市場,如果順豐進一步占據10%的市場份額,那就是1400億元的收入,意味著再造一個順豐。”張新對時代周報記者分析道。
實際上,德邦股份的直營與順豐控股的直營,基因也有所不同。根據公開資料,崔維星是通過與其他170個股東共同投資發起的方式,設立并控制著德邦物流;而順豐控股方面,則是王衛通過幾乎是全資控制的明德控股,持有公司61.15%的股權。
“快遞快運市場,有主體公司倒下是市場競爭的結果,要么市場定位有問題,要么做得不夠好。”中國快遞物流行業高級專家、原中國快遞業協會副秘書長邵鐘林對時代周報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