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西藥注射劑行業的上市藥企,大理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理藥業”)于8月9日交出了上市2年后的成績單:2019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61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0.7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23.38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81.05%。
為何營收下降兩成,而凈利潤卻增長近13倍?環球健康記者從2019年上半年財報中發現,大理藥業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增長幅度看似比較樂觀,實際上是因為上年同期的凈利潤只有88.58萬元,基數較低,而且其中近一半的收益來自非經常性損益。
值得注意的是,受政策影響,大理藥業核心產品銷量持續下滑。與此同時,其新品研發薄弱且產品結構單一,發展前景頗為堪憂。
凈利增長13倍實因基數低
據天眼查顯示,大理藥業成立于1996年,2008年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年9月登陸主板上市,主營業務是中西藥注射劑的生產與銷售。
上市兩年來,大理藥業的業績“發揮”并不穩定。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大理藥業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76億元、2.73億元、4.01億元和1.6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3%、-1.1%、47.2%和-20.74%,分別實現凈利潤0.62億元、0.44億元、0.11億元和0.1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0.2%、-28.49%、-75.93%和1281.05%。
由此看來,大理藥業在上市后的2017年和2018年凈利潤都呈現大幅度的下降,但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卻增長近13倍。究其緣由,是因為上年同期凈利潤只有88.58萬元,基數較低。
雖然2019年上半年凈利潤增幅較大,但是卻不及上市前2017年上半年凈利潤的一半。招股書顯示,大理藥業2017年上半年的凈利潤為3117.07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上半年1223.38萬元凈利潤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只有634.63萬,也就是說有588.75萬元的收益來自非經常損益,占上半年凈利潤總額的48.12%。其中,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為234.4萬元,投資收益為388.37萬元。
事實上,這種情況也出現大理藥業在上市后的2018年。年報顯示,2018年大理藥業來自政府補助和投資收益的非經常性損益為837.83萬元,占當年凈利潤的78.3%,接近八成。
銷售費用超1億研發費僅143萬
“重銷售、輕研發”一直是國內藥企的通病,大理藥業也不例外。
2019年半年報顯示,大理藥業的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分別為1109.70萬元、1.01億元,較上年同期分別下降49.72%、26.38%。但公司的銷售費用仍遠遠高于研發費用,2019年上半年大理藥業投入研發費用僅為143.3萬元,僅為銷售費用的1.43%。
環球健康統計發現,2016年到2018年,大理藥業的銷售費用一直呈“爬坡式”增長:分別為2337.22萬元、1.07億元、2.71億元,占公司總營收的8.5%、39.2%、67.6%;而同期公司的研發費用“下坡式”減少:分別為397.61萬元、286.78萬元、223.88萬元,占公司總營收的1.44%、1.05%、0.56%。
資金和人力是研發投入的兩大因素,也是衡量藥企“創新能力”的標準之一。環球健康發現,大理藥業不僅研發投入極少,研發團隊也極其薄弱。2017年和2018年公司的研發人員分別僅只有9人和7人,僅占公司總人數的2.26%和2.09%。相比如其他藥企上百人的研發團隊,大理藥業的研發投入確實少得可憐。
核心產品受政策所困
對于2019年上半年營收的下降,大理藥業解釋稱由于受輔助用藥臨床應用管理等政策的影響,公司主導產品銷量有所下滑,產品銷售數量較上年同期下降16.25%。
資料顯示,公司的主要產品為醒腦靜注射液、參麥注射液、亮菌甲素注射液,而醒腦靜注射液、參麥注射液均為中成藥注射劑,兩者的銷售收入占公司總收入的比例一度超過90%。
近年來,政策層面對中藥注射劑的管理趨于嚴格。2019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意見》,其中明確:使用合理用藥的相關指標取代單一使用藥占比進行考核。但是自 2017 年下半年起,各省陸續出臺重點監控藥品的相關文件,抗生素、注射液尤其是中藥注射液、輔助性藥品等成為重點監控的對象,需控制其使用比例和金額,以降低藥占比和醫保支付的壓力。
與此同時,大理藥業主營產品被多個省份列入輔助用藥/重點監控藥品目:參麥注射液于2017年7月被安徽省列入監控目錄;醒腦靜注射液于2017年11月被新疆列入監控目錄;參麥注射液、醒腦靜注射液于2018年3月被河南省列入監控目錄。
業內人士表示,被列入重點監控目錄的藥品,使用比例和金額會受到控制,大理藥業相關產品銷量必然會受到影響。
從財報披露的信息可以看到,2019年上半年大理藥業多個產品線多個產品出現停工情況,其中參麥注射液(10ml)上半年停工合計108天。事實上,由于“兩票制”、用藥限制政策和醫保控費措施等改革調整政策執行力度加大,大理藥業從2017年四季度起就有出現了生產線停工情況,涉及產品包括參麥注射液、醒腦靜注射液、亮菌甲素注射液、黃芪注射液。
同時,大理藥業主打的兩款產品的市場占有率近三年持續下滑。2016年到2018年,醒腦靜注射液的市場份額分別為22.77%、21.55%、11.90%,而同期的參麥注射液的市場份額分別為9.72%、8.63%、6.68%。
一方面,作為業績支撐的兩款中藥注射劑受政策和市場的影響,銷量持續“萎縮”;一方面,大理藥業研發投入嚴重不足,后續發展呈現乏力狀態。
實際上,大理藥業已經意識到中藥注射劑產品可能面臨的市場風險,以及市場份額逐年走低的情況。財報顯示,大理藥業正在推進中藥注射劑二次開發從技術上消除或降低產品的安全風險,并且通過開發民營醫療機構以及第三終端市場等提升公司產品市場份額。
在中藥注射劑行業整體低迷的情況下,大理藥業能否打響翻身戰?環球健康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