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虧損,國美通訊披星戴帽為“*ST美訊”,保殼警鐘拉響。
6月18日,*ST美訊公告稱,擬作價5億元向北京美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昊投資”)出售上市公司持有的浙江德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景電子”)100%股權。
“時間比較緊,保殼壓力還是較大的,但公司一直在積極推進相關工作。”《證券日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ST美訊時,公司相關人士表示,置出持續虧損的業務,并保留對上市公司未來發展有價值的相關資產,將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目前在財務及現金流方面所遇到的困難,有利于上市公司增強持續經營能力。
入局手機“紅海”
連續兩年虧損
國美通訊原名三聯商社,主要從事家電零售業務。2016年10月,收購德景電子后,公司新增移動智能終端業務。2017年1月,在完成家電零售業務出售后,公司主業變更為移動智能終端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要包括ODM業務、OEM業務及自有品牌手機業務。
“智能手機行業確實曾經是很大的風口,但是隨著國內手機市場人口紅利期逐漸消失,進入相對存量市場,同時手機品牌市場集中度持續提高,消費者換機周期進一步拉長。2017年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出現首次下滑”,有熟悉手機行業人士表示。
“作為通訊和拍照工具的手機市場紅利已過,但作為一個更懂用戶、連接更多服務的智能終端紅利依然存在。”彼時國美通訊表示,公司堅持產品創新,尋找差異化鞏固品牌定位。
智能手機時代來臨,的確成就了小米等幾家國產品牌。彼時,國美欲以旗下門店為渠道依托打造自主品牌手機。
然而,從此后的發展來看,國美通訊的手機之路并不平坦。雖然2017年、2018年營收均超過20億元,但從凈利潤來看,2017年僅實現1244.7萬元,2018年更是虧損3.82億元,2019年公司及時停止了自有品牌手機業務后,當年營業收入下滑至7.21億元,凈利潤更是虧損超過8.5億元。
“這些年已經有不少做手機失敗的案例了,國美通訊做手機失敗并不奇怪。”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國美通訊進入手機行業時,國內智能手機行業競爭已經十分激烈,華為、oppo、vivo、小米、蘋果等行業頭部企業格局已定,其他企業爭奪所剩無幾的市場。此外,與上述頭部企業相比,公司在產品迭代、粉絲互動、品牌建設、風險抵御能力等方面還有較大差距。
斷臂求生
擬出售德景電子
連續兩年虧損后,*ST美訊保殼壓力陡增,公司決定把手機業務出售給關聯方美昊投資。
公告顯示,美昊投資為北京鵬康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鵬康投資”)的全資子公司,鵬康投資為戰圣投資的控股子公司。戰圣投資為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亦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山東龍脊島的一致行動人,因此本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
廣州金控某研究員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隨著手機市場品牌進一步集中于頭部廠商,馬太效應愈演愈烈,在渠道、技術沒有出現顛覆性事件情況下,其他手機廠商逆襲機會不大。
這種狀況下,及時止血是一個好的做法。梁振鵬表示,“盡快剝離置出連續虧損的手機業務,減少對公司業績拖累,對上市公司和投資者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根據本次交易草案,德景電子100%股權轉讓給美昊投資,轉讓價格為5億元。在此之前,德景電子將與智能移動終端制造業務相關的資產及部分債權、債務按照賬面值劃轉至京美電子;資產劃轉交割后,德景電子將其持有的京美電子100%的股權、德懇電子100%的股權分別作價1.17億元和0元轉讓給上市公司。
“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未來將充分利用5G、智能、物聯所帶來的發展機會,圍繞智能制造、智慧商業兩個核心持續進行業務調整和優化。隨著大額負債壓力減輕及現金流的改善,公司將有望進入良性發展軌道。”公司前述人士稱。(記者 趙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