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額快速融資機制下,交易所證監會加起來只有6個工作日的審核,甚至所有非公開發行都不需要上市委審核了,意味著再融資項目承做環節已經不重要了,發行環節地位會進一步提升。
“小額快速簡易程序非公開發行可能會大行其道。”本輪創業板再融資改革亮點頗多,小額快速融資機制就是其中之一,對此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點評稱,創業板有近半數公司的凈資產規模在10億至30億元之間,如果一次再融資的規模在2億至3億元,小額快速機制是最有效的。
除小額快速外,審核時間壓縮、承銷更加市場化、豐富融資工具等,創業板再融資改革對多項關鍵制度再度“打磨”,進一步完善市場化機制,疏通企業發展的資金瓶頸。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李湛表示,面對疫情的考驗,包括再融資制度在內的創業板改革將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的服務能力和效率,有助于完善直接融資體系和提升股權融資規模,降低宏觀杠桿率水平,增強企業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
小額快速融資成及時雨
由最高5000萬元且不超過上市公司凈資產的10%,大幅升至最高3億元且不超過凈資產的20%,創業板上市公司“小額快速”融資規則改革盡管還在征求意見,但是已經引起市場高度關注,更加靈活便捷、更加市場化的小額快速融資被市場各方譽為“及時雨”,為企業發展提供硬核支持。
小額快速融資機制是創業板再融資制度的一大特色,過去由于融資規模小,審核時間長,未能有效發揮作用。
對此,本輪創業板再融資改革對此做出了全面完善,適用簡易程序的小額快速融資限額由5000萬元且不超過凈資產的10%大幅提高至3億元且不超過凈資產的20%,并進一步簡化審核程序,深交所在2個工作日內受理,自受理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向中國證監會提交注冊,注冊通過后10個工作日內完成發行繳款,融資效率大幅提高。此外,配股比例限額由30%提高至50%,增加公開發行證券二次配售的制度安排,降低公開發行難度,改善融資結構。
王驥躍預計“小額快速簡易程序非公開發行可能會大行其道”。他表示,現有創業板公司中有近半數公司凈資產規模在10億至30億之間,如果一次性融資規模在2億至3億的情況下,使用小額快速機制是最有效的。
“只要每年都可以融資,審核成本降低,一些公司并不需要一次性大規模融資,并且能減少融資后長時間資金閑置。”王驥躍表示,當前部分上市公司融資規模動輒十數億,數十億的,某種程度上與審核期間過長、融資效率低下有關,好不容易融一次資,就一次融個夠。
除了在上市公司層面帶來影響,王驥躍預計這一制度的改革還將對投行業帶來較大的影響,“小額快速融資機制下,交易所證監會加起來只有6個工作日的審核,甚至所有非公開發行都不需要上市委審核了,意味著再融資項目承做環節已經不重要了,發行環節的地位會進一步提升,券商資本市場部地位會進一步上升。”
再融資制度再“打磨”
2014年創業板再融資制度實施至今,共241家創業板公司完成再融資,募集資金2192億元,有力激發了資本活力,在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凸顯。今年2月,證監會修訂并公布創業板再融資辦法,精簡發行條件、優化非公開制度安排,截至4月末,超過120家創業板公司推出或修訂再融資預案,累計融資金額超過1500億元。
為進一步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再融資市場化約束機制,本次改革在推進再融資注冊制的同時,進一步完善發行條件、發行定價機制等制度安排,更好適應市場發展需要。
記者發現,除小額快速融資機制外,本輪創業板再融資制度改革亮點頗多。審核時間壓縮、承銷更加市場化、豐富融資工具等……創業板再融資改革對多項關鍵制度深度“打磨”,目的就是進一步充實上市公司資本實力,疏通資金瓶頸,促進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審核方面,創業板再融資實施注冊制,更加市場化。記者了解到,創業板將通過問詢、回復方式開展審核,主要關注發行人是否符合發行條件和信披要求,重點關注信披是否真實、準確、完整,符合要求,中介機構是否合法合規發表意見,相關意見的理由和依據是否充分,此外,創業板還將大幅壓縮審核時限和環節。
再融資的工具也得到了豐富。引入向特定對象發行可轉債新產品,并根據該融資品種特色設置不同發行機制,滿足不同偏好的投融資需求,完善資本市場供給。
加大違法違規行為追責力度同樣是本輪改革的重點。記者了解到,創業板再融資改革對于信息披露違規等行為,對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中介機構等主體及相關責任人員采取較長時間的不予受理證券發行文件等處分措施。同時明確發行人通過欺詐發行上市的,證監會可以責令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按規定購回已上市的股票,發行人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相關的證券公司可以向受損投資者予以先行賠付。
李湛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危機當前更需要向改革要動力,“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將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的服務能力和效率,有助于完善直接融資體系和提升股權融資規模,降低宏觀杠桿率水平,增強企業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
新時代證券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持類似意見,創業板作為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軍,彌補了資本市場體系中間層次的缺失,是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重要組成部分。注冊制推廣到創業板,以及在創業板再融資并購重組等方面做好配套制度改革,對于中國資本市場意義重大:目前疫情沖擊下,通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數字經濟體系和創新驅動力,將會激活資本市場活力,更好地服務科技創新;創業板改革主要針對的是中小企業,有助于化解中小企業直接融資難題,激發民間資本投資熱情。(記者 吳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