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騰訊計劃收購百度旗下的視頻網站愛奇藝。受此消息影響,美國東部時間6月16日愛奇藝股價上漲25.85%,市值接近177億美元;愛奇藝控股股東百度股價當天也上漲5.1%;但北京時間6月17日,在港股市場騰訊控股的股價盤中略有起伏,收漲0.4%。截止目前,上述三家美股和港股上市公司均未對此傳聞正式發布確認或澄清公告。
多位接近百度和騰訊的人士告訴《財經》記者,雙方有接觸,但這筆收購案還遠未到落定的時候,因此沒有任何一方出面予以確認或否認。“如果確定收購,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需要很長時間來確定各種細節。”其中一位接近百度的人士說。
6月17日,騰訊和愛奇藝給《財經》記者的回復均為“不予置評”。6月17日,在百度App上實名認證為百度公關總監的郭鋒發布消息稱,“別亂猜了。愛奇藝是百度內容生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百度會一如既往地支持愛奇藝生態發展。”
愛奇藝2010年上線,2018年3月在美股IPO,百度一直是愛奇藝控股股東,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是愛奇藝的董事會主席。目前,百度擁有愛奇藝56%的股權和92.7%的投票權,第二大股東是小米,持股6.7%,擁有1.1%的投票權;百度和小米外,高瓴資本持股6.3%,擁有1.1%的投票權,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持股1.9%。此外,機構股東還包括施羅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摩根士丹利、黑石集團、德意志銀行等,持股均為1%左右。
6月17日有消息稱,推動騰訊與百度磋商入股愛奇藝的幕后力量可能來自有關股東。此前曾投資騰訊、京東的高瓴資本是否是積極推動者之一?截至發稿,高瓴資本方面沒有正面確認信息發出。從公開信息披露可知,2019年前三季度,高瓴資本一直在增持愛奇藝股份,2019年第四季度有所減持,目前仍然為愛奇藝第三大股東。
愛奇藝一直獨立運營,技術、財務、法務、人力等系統都獨立于百度,雙方在AI技術、云服務、智能設備、數據、流量等方面有戰略合作關系。視頻網站行業由騰訊視頻、愛奇藝和優酷土豆主導,競爭激烈。愛奇藝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營收76.5億元,凈虧損29億元。
2019年年報顯示,愛奇藝資產負債率達到78.3%,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9.06億元,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77.50億元(版權成本歸在此類),凈虧損103.25億元。
一位百度人士提到,愛奇藝與百度的業務之間的協同性有待提高,“就算能產生協同,一年虧100億也是負擔。”他透露,雙方很早就在接觸了,并不是最近的事。
視頻網站虧損是因為版權購買費用太高,各方都在爭搶版權,自制內容投入也很高昂,一位視頻行業人士稱,“如果收購成功,競爭壓力減少,這個行業可能會變成一個能賺錢的行業。”
有行業資深人士向《財經》記者評價,若成功收購愛奇藝,對于騰訊應當會有一些重要意義。對于騰訊來說,這可能是一次反擊字節跳動的機會。字擊跳動旗下的抖音等短視頻平臺的從2019年全面崛起,用戶的注意力被轉移,給騰訊的視頻業務帶來很大壓力。
視頻行業分為長、中、短視頻,愛奇藝這樣的視頻網站主打長視頻,中視頻的代表是B站,短視頻則是抖音和快手的陣地。騰訊有騰訊視頻,又投資了B站,目前持有B站13.3%的股份,是僅次于B站董事長兼CEO陳睿的第二大股東,在短視頻領域,騰訊旗下的騰訊微視有些艱難。2019年底,騰訊COO任宇昕提出,希望2020年微視的DAU(日活躍用戶)可以突破5000萬,2018年時,騰訊副總裁林松濤為微視制定的2019年目標是4000萬DAU。
今年年初,抖音公布的DAU是4億,遠超騰訊微視。“現在看來,微視還無法抗衡抖音,但微視的幾千萬活躍用戶,很有可能是從抖音流失的,這讓抖音很緊張。”一位接近抖音的人士告訴《財經》記者。
他分析,計劃收購愛奇藝是騰訊趁字節跳動在發展海外市場時的一次主動出擊,“雖然長短視頻的陣地不一樣,但都是內容產業,長視頻的內容更豐富,可以給中短視頻輸出素材,現在抖音的內容趨于同質化,需要找到更多內容來補充,如果騰訊聯合愛奇藝,封鎖內容,對抖音影響很大。”
為了更好地應對競爭,短視頻平臺也在讓自己逐步變長,2019年8月,抖音宣布將逐步開放15分鐘的視頻發布功能,最早抖音限制的視頻時長是15秒,擁有10萬以上粉絲,才可以發布1分鐘的視頻。
開放視頻時長,業內認為這是抖音在正面競爭長視頻平臺。但競爭已經不局限于長、短視頻,歸根結底是用戶注意力的爭奪。
除視頻外,直播也是一個重要陣地。去年底,企鵝電競、虎牙直播、斗魚直播三方開始談判,討論合并事宜。今年4月,騰訊2.626億美元投資虎牙,占股36.9%,為虎牙第一大股東,騰訊也是斗魚直播的第一大股東,持股38%。
一位騰訊人士向《財經》記者證實,企鵝電競計劃與斗魚、虎牙合并。一位行業人士則透露,目前合并方式還未完全確定,虎牙和企鵝電競對管理權問題還在博弈。
快手和字節跳動都已經在直播上發力,快手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底,快手游戲直播日活已經達到了5100萬,超過虎牙和斗魚。字節跳動則是收購游戲公司,推出“綠洲計劃”,進軍游戲行業。
騰訊也是快手的股東,連續四輪投資快手,騰訊財報中稱對一家視頻共享平臺持股19%,并未說明是具體哪家公司,業內推測是指快手。
視頻、直播、游戲、社交、電商、資訊......這些應用都在搶奪用戶注意力,用戶的手機使用時長是相對固定的,誰能多分走一些,就意味著有更高的變現能力。
“即使不收購,愛奇藝和騰訊可能會達成內容合作,也能減少行業內的競爭。”一位業內人士說道,“看起來,優酷會是第一個受到沖擊的,但騰訊最后的目標還是防御來自字節跳動的競爭。”
通過合并的方式來減少競爭成本,穩固市場地位,是過去幾年互聯網行業的常態,隨著資本市場恢復理性,一些公司很難拿到新的資金繼續投入競爭,合并趨勢還將繼續。(記者 劉以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