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時間6月22日,中國太保滬倫通全球存托憑證(GDR)于倫敦證券交易所正式上市(證券代碼:CPIC)交易。
《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中國太保的GDR發行創下滬倫通機制下多項第一:第一次使用中國會計準則的GDR,第一次采用基石投資者機制的GDR,第一次非歐洲企業得到大眾持股比例豁免的GDR,第一次在滬倫兩地之間實施“云上市”的GDR。
“中國太保GDR在倫敦的成功發行上市,不僅將是公司本身的重大歷史事件,更將作為東西方資本市場“互信、互助、互通、互動”的標志性事件載入史冊。中國的企業要向西方同業學習,同時繁榮穩定的中國更是值得全世界投資的地方。”在當日的上市儀式上,中國太保董事長孔慶偉表示。
成立29年里程碑式事件
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國太保成為國內首家在A+H+G三次上市的保險集團公司,對于國內保險業而言,具有重要的標志性意義,對于中國太保來說也是里程碑式的事件。
中國太保成立29年來,歷經分業、上市、轉型等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關鍵變革,公司專注保險主業,依托保險全牌照優勢,持續推動多業務板塊均衡發展,公司價值持續增長,綜合實力不斷增強,打造起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保險專業經營能力,逐步成長為資本雄厚、價值創造能力強、風控水平優的大型綜合保險集團。
作為最具品牌影響力的保險企業,發行GDR是中國太保服務國家對外開放大局的戰略選擇,是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自身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主動作為。本次GDR的成功發行,進一步增強了公司資本實力,優化了公司股權結構,提升了公司治理水平,標志著中國保險業全面走向國際資本市場,為中國和英國的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立下重要里程碑。業內人士分析,中國太保A+H+G上市受益于國家的改革發展和我國金融業的對外開放,也為未來更多A股或保險上市公司通過滬倫通融入全球核心資本市場提供了有益借鑒。
“我們誠摯地祝賀全球最大的保險公司之一中國太保通過滬倫通成功上市發行。此次發行展現了滬倫通持續推動世界兩大活躍資本市場深度合作的重要作用。通過滬倫通,中國發行人可以從倫敦的全球流動性池中募集資金,國際投資者也可在大中華區以外的交易所購買到中國 A 股股票。”倫敦證券交易所公司CEO兼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國際業務拓展總監亞迪(Nikhil Rathi)對于中國太保在倫交所上市也表示了熱烈祝賀。
滬倫通是投資者在大中華區以外的交易所上使用國際交易和結算慣例購買中國 A 股股票的唯一途徑。GDR 交易在倫敦證券交易所的國際訂單簿上進行。倫敦證券交易所擁有來自 100 多個國家的 2000 多家發行人。記者也了解到,中國太保通過發行GDR,募得資金 18 億美元(超額配股權行使前)/ 20 億美元(假設超額配股權完全行使)。
中國太保董事長孔慶偉也表示,滬倫通提供了獨特渠道,為發行人通過在倫敦證交所發行 GDR 與國際投資者建立聯系。此次上市將支持我們開拓新市場,幫助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引進高素質的投資者,豐富股東構成,鞏固資本基礎并進一步加強我們的全球影響力。中國太保 GDR 在倫敦的成功上市發行,不僅是公司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更是東西方相互信任、支持、聯通和互動的標志性事件。
國際化布局更進一步
2019年6月17日,中國證監會和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聯合批準開展滬倫通,并以全球存托憑證(GDR)的形式實現兩地市場互聯相通。
所謂GDR,即由存托人簽發,以一地證券為基礎而在另一地資本市場中發行及交易,并通過存托協議的約定保障投資者分紅派息、資本收益、投票表決等“股東”權利。這意味著A股上市公司可以進入倫敦市場,GDR投資者也可以購買英國優質公司股票。此前只有華泰證券(19.470,0.11,0.57%)通關成功,赴倫敦發行GDR。
6月16日,中國太保在上交所、港交所及倫交所三大平臺發布公告稱,在充分考慮公司現有股東權益、投資者接受能力以及發行風險等情況下,依據國際慣例和相關監管要求,通過訂單需求和簿記建檔,根據境內外資本市場情況,確定本次GDR發行的最終價格為每份GDR17.60美元,在超額配售權行使之前發行的GDR數量為102873300份,募集資金總額為18.106億美元(假設超額配售權悉數行使,募集資金總額則為19.916億美元)。
同時,為了穩定投資者和市場信心,中國太保引入Swiss Re作為基石投資者,擬以每份GDR17.6美元認購2888.3409份GDR,占本次發行GDR總數(超額配售權行使前)的28.08%。這部分證券鎖定三年禁售期。Swiss Re是Swiss Re Ltd的全資子公司,是瑞士再保險集團成員之一,這體現了大型投資機構對中國太保基本面和發展前景的肯定。
事實上,在中國太保GDR發行路演期間,全球投資者興趣濃厚、下單踴躍。簿記建檔認購倍數約3倍(不含基石投資者),最終投資者結構以基石投資者和長線投資者為主。
成立于1991年的中國太保,明年將步入“而立之年”。中國太保歷經2007年(A股)和2009年(H股)上市,以及2012年的定增。此次發行GDR并在倫交所上市,是太保在資本市場又一重要舉措,對太保意義重大。
中國太保2019年年報顯示,集團凈利潤同比增長54%至277.4億元。其中產壽險共實現凈利潤264.4億元,貢獻率達到95.3%。另外,2019年中國太保實現總投資收益率5.4%,同比上升0.8個百分點;凈投資收益率4.9%。
而作為上海金融國資體系三駕馬車之一的中國太保,疫情之下,今年一季度逆勢實現凈利潤83.88億元,同比增長53.1%。那么賬面不差錢的中國太保,選擇倫敦募資,進軍歐洲市場,意欲何為?
作為立足上海、服務全國的綜合性上市保險集團,中國太保選擇在滬倫通啟動一周年之際,以險企的身份,代表中國再度進入海外資本市場,意義不言而喻。
中國太保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有責任的險企,此番進軍,中國太保首先的定位是夯實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全球定位,服務國家開放大局。奮進的中國需要更開放、更包容,這也包括金融領域與全球的融合。而及時推進國際化布局,不僅能進一步提升太保的全球影響力,也有助于提升太保的穩健經營能力和風險管理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根據中國太保招股書內容顯示,本次倫交所上市中國太保70%以上的募集資金凈額將會圍繞保險主業,用于在境外發達市場及新興市場擇機進行股權投資、合作結盟及兼并收購,逐步發展境外業務。這對于太保在全球范圍內引入優質投資者,完善公司治理是極大的推動。
就在近日,在2020中國保險服務創新峰會上,中國太保也攬獲8項大獎,旗下中國太保產、壽險雙雙榮獲2019-2020年度金牌服務機構”,“防貧保”、“健康態”保險服務生態圈獲“年度服務創新金牌案例”,“太好保”、“太好賠”獲“年度服務創新優秀案例”,“利奇馬大災賠案”、“精準扶貧補充醫療保險賠案”獲“年度影響力賠案”。
近年來,中國太保圍繞“客戶體驗最佳”的轉型目標,持續提升客戶經營能力,用“責任、智慧、溫度”的“太保服務”回饋客戶,服務實體經濟,服務社會民生,旗下產、壽險公司憑借服務創新能力和便捷、高效的服務體驗,連續三年榮獲保險行業當年最高服務評級AA級。中國太保產險強化“太好賠”、“專享賠”、“客戶節”、“e農險”等品牌服務內涵,服務能級全面增強,智慧服務提速增效。中國太保壽險“健康態”保險服務生態圈以客戶為中心,聚焦大健康,整合內外部優質資源,構建全方位、全場景、全覆蓋的健康服務,推出至今已覆蓋3000多人。
近年來,中國太保始終運用保險主業進行精準扶貧,全力探尋保險扶貧長效機制。保險作為經濟“助推器”和社會“穩定器”,與扶貧理念天然契合。中國太保產險業內首創商業防貧保險產品“防貧保”,在多個領域實現了創新突破。一是首次聚焦臨貧易貧人群,杜絕貧困增量。二是首次將非義務教育階段的學費導致貧困納入保障范圍,實現因病、因災、因學三大致貧返貧因素全覆蓋。三是獨創“四看一算一核實一評議”理賠法,確保防貧精準。截至今年5月,“防貧保”項目已在全國25省374個區縣落地,惠及人口超過9000萬,累計提供保險保障5.96萬億元。中國太保壽險充分發揮保險的風險保障功能,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湖北咸寧精準扶貧補充醫療保險項目創新醫保經辦服務模式,為咸寧3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撐起“保護傘”,累計賠付8000余萬元,追溯賠付率達到100%,做到“不落一人、不少一分”。(記者 胡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