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援引印度當地媒體報道稱,印度政府于6月29日在一份新聞稿中說,印度出于“安全”考慮,禁止包括Tik Tok和微信在內的59款中國應用App,認為這些應用從事的活動有損印度主權、國防、國家安全和公共秩序。
白鯨出海創始人魏方丹。資料圖
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出海之路,正在迎來一次重大挑戰。
據《環球時報》援引印度當地媒體報道稱,印度政府于6月29日在一份新聞稿中說,印度出于“安全”考慮,禁止包括Tik Tok和微信在內的59款中國應用App,認為這些應用從事的活動有損印度主權、國防、國家安全和公共秩序。
據記者了解,這份封禁名單中囊括了印度市場上較為知名的中國背景的互聯網產品。比如抖音海外版TikTok,快手海外版Kwai,微信、QQ系列產品、百度系列產品、UC系列產品、小米社區等。
深耕互聯網出海服務多年的白鯨出海創始人魏方丹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從數量上來看,中國在印度市場上的App總量中,目前被封禁的這59個只占小部分、比重并不大,但如果從這些產品的用戶量來看,占比就非常大。
魏方丹稱,目前,僅發現部分名單中的產品在Google Play中無法找到,大多數產品還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但是,如果產品被Google Play或App Store下架,或者產品被禁止使用,那么對這些產品將有致命的打擊。
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出海之路,正在迎來一次重大挑戰。-甘俊攝
中國企業出海首選地
2016年,是印度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元年。當年9月,隨著電信運營商Jio在當地推出廉價的4G網絡服務,印度越過了互聯網時代,直接步入移動互聯網時代。2018年,印度成為全球移動應用下載量第一、增速第一的國家。
發展滯后的互聯網基礎,龐大的人口數量,使得印度成為最具增長潛力的海外市場。白鯨出海在2019年發布的《印度市場入門策略白皮書》中提到,眾多網絡科技公司將印度定位成目標市場,而且預計未來5-10年,印度互聯網市場仍將處于高速發展期。
而中國企業,無疑已經成為印度“淘金大軍”中的佼佼者。比如封禁名單中的TikTok,據Sensor Tower數據,今年4月30日,Tik Tok在全球App Store和Google Play的總下載量已經突破20億次,其中,印度是Tik Tok下載量最大的市場,貢獻了超過6億次下載。
再比如小米,根據其今年一季報披露,在印度市場,小米已經連續11個季度保持著出貨量第一的紀錄,且在2020年Q1的市場占有率達到31.2%。
目前,在印度市場份額前五名的智能手機廠商中,除了三星以外,全是中國廠商,合計占有超過70%的市場份額。
但這次,這些處于印度市場頭部的中國產品均成為了被封禁的對象。魏方丹告訴記者,印度政府的這次禁令,足以被稱作是中國互聯網產品在印度遇到的最大危機。在此之前,來自民間的一款可以批量卸載中國出海印度產品的App,也曾對中國企業帶來較大的沖擊。
6月初,獵豹移動CEO傅盛曾在抖音上披露,一款名為“Remove China Apps(刪除中國應用)”的應用沖上了印度下載榜,該應用可以掃描用戶手機,識別出來自中國公司的產品并提供“一鍵卸載”的操作選項。
后來,這款Remove China Apps因為違反Google Play的相關政策,被谷歌官方下架。一位熟悉印度市場的人士告訴記者,過去,一般都是某個App因為一些原因被印度政府懲罰,但像近期這樣大范圍的針對中國應用,還是頭一次遇到。
6月30日下午,針對印度政府的禁令,Tik Tok率先進行了回應,其表示,將繼續在印度法律框架下遵守數據隱私和安全的要求,平臺不會與任何海外政府分享任何用戶的信息。
或兩敗俱傷
在印度政府的官方聲明中,明確表示要禁止上述59款應用在支持移動和非移動網絡的設備中使用。
對此,國內有不少網友提出疑問,對于那些已經下載的App,印度政府會如何禁止使用。魏方丹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2015年8月,印度政府曾禁止用戶訪問857個網站,當時的做法是,如果互聯網服務提供商被發現沒有禁止這些網站,他們的ISP牌照(互聯網接入服務許可證)就有吊銷的風險。
“所以這次,印度政府所謂的禁止App在支持移動和非移動網絡的設備中使用,具體應該是指在印度停止以上59個App的域名解析,當用戶訪問以上域名時阻止訪問。”魏方丹說。
不過,對于印度網民來說,要想突然離開中國的App也并非易事。魏方丹表示,“名單中的這些產品在印度市場均耕耘多年,有些產品還是中國知名互聯網公司的作品,用戶體驗都比較好,即使有替代方案,我認為在用戶體驗上還是有一定的差距。而且這些產品已經覆蓋印度移動網民的方方面面,失去它們,印度網民也會很不方便。”
一個近期的案例是,6月中旬,中國一家手機廠商的新品在印度版亞馬遜網站開售后,幾分鐘就被搶購一空。一位印度人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直言,印度人不得不購買手機,而市場上大部分手機都是中國手機。他指出,幾乎沒有其他的品牌能具有中國智能手機那么高的性價比。
面對印度市場環境的變化,中國公司也在積極應對。據媒體報道,近期小米已經在更改印度線下門店的門面,用印有“印度制造”的廣告語覆蓋原帶有“小米”字樣的廣告板。
小米印度負責人Manu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民眾情緒主要限于社交媒體,并沒有影響到小米在印度的業務。印度市場的所有小米手機和大部分智能電視都在印度生產,65%的零部件來自本地,小米印度公司完全由印度人領導,印度用戶的數據也100%留在印度。
魏方丹告訴記者,中國企業出海,主要面臨的風險是政策、法律法規、知識產權、數據隱私、本地化等。實際上,在過去幾年,中國企業在本地化、知識產權、數據隱私等領域已經掌握了較成熟的運營經驗,反倒是當地政策風險,成為了最大的不確定因素。
據魏方丹介紹,印度官方發出禁令后,他與名單上的一家做新聞產品的企業負責人進行了溝通,對方表示他們的產品暫時還沒下架,但是談及未來的應對策略時,對方稱可能就不做印度市場,將重心轉至其他海外市場。
魏方丹告訴記者,有的中國企業雖然在印度市場已經做了很多年,但他們的產品投入產出比其實并不理想,本身就沒賺到錢,現在政策上的變動便將成為導火索,加速他們離開印度市場。(記者 白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