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合同上承諾的兌付日期2020年5月9日,已經過了近兩個月,金麒麟系列私募基金投資人王青(化名)依然沒有收到投資款,處在焦慮之中。
金麒麟系列基金是諾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諾遠資產”)在2018年4月開始發行的一系列基金產品,共發行了四期,本應在2020年6月前到期兌付,不過隨著基金管理人諾遠資產因發行的其他產品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立案偵查,金麒麟系列產品的兌付也出現問題。
王青等投資者了解到,金麒麟系列基金募集的款項主要投向了廣州粵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粵泰控股”)旗下一個房地產公司的股權。幾位投資人代表趕赴深圳對粵泰控股催款,但過程并不順利,即使拿到了基金管理人方面提供的催款授權函,粵泰控股實際控制人楊樹坪等表示,只接受基金管理人方面的溝通。
在基金管理人無法履行管理人責任和義務因素影響下,投資者發起的追債維權正陷入困局當中。
募資去哪了
王青在2018年4月通過諾遠資產客戶經理購買了100萬份額“金麒麟一號私募投資基金”,后來他了解到,該產品一共四期,分別為一至四號,在2018年5月9日-2018年6月6日之間成立,像他這樣的投資者大概有262名,募集了資金大約3.56億,他們的合同簽訂日期集中在2018年4月-6月。
王青給記者提供的基金合同顯示,產品的投資期限為1+1,業績比較基準8.5-9%。王青之前就買過諾遠資產發行的產品,算是一個“老客戶”,不僅“金麒麟一號私募基金”無法兌付,現在他買的另一個產品的兌付也出現了問題。
對于金麒麟基金的資金流向,王青稱,連帶金麒麟基金募集的約3.56億,共5億投向了粵泰控股旗下的一個房地產開發項目——碧海銀湖項目。
投資者提供的當時路演資料顯示,金麒麟基金投資于上市公司粵泰股份大股東——粵泰控股集團的粵港澳大灣區房地產項目,并承諾上市公司并購成功后退出。
2018年金麒麟基金提供給投資者的第二季報公告顯示:“金麒麟系列”基金的資金作為有限合伙人,入伙漢富(北京)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漢富資本”)管理的廈門漢富開諾投資管理合伙企業(下稱“漢富開諾”),該有限合伙通過股權轉讓形式受讓漢富資本持有的西藏粵豐源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下稱“粵豐源”)對江門市碧海銀湖房地產有限公司(下稱“碧海銀湖公司”)的股權收益權。
王青告訴記者,從公開信息和基金管理報告中看出,粵豐源原來是粵泰控股的孫公司,2018年4月25日,漢富資本取得了粵豐源100%的股權。“金麒麟基金通過漢富資本下的西藏粵豐源投資到碧海銀湖項目。”
粵泰控股旗下的上市公司——廣州粵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粵泰股份”,600393.SH)曾在2018年5月公告意圖收購該基金持有的碧海銀湖項目中的股份,但該收購未實現。此后2019年8月,粵泰控股實際控制人楊樹坪控制的公司以1.75億元收購了該基金持有的碧海銀湖項目股份。
上市公司“收購”退出失敗
記者查詢粵泰股份的公告,也可看出上市公司想收購碧海銀湖項目的相關信息:2018年5月23日,粵泰股份發布終止重大資產重組的公告;同時發布粵泰股份擬以現金方式收購西藏粵豐源持有碧海銀湖公司14.29%的股份的公告。
發布公告當日,粵泰股份收到上交所問詢函。對于上交所關于為何碧海銀湖公司在重組期間引入其他股東的問詢,粵泰股份的回應是:碧海銀湖在設立時,注冊資本僅為1.2億元,項目開發建設投入主要通過股東借款及施工方墊款等方式進行,碧海銀湖資產負債率非常高,而項目后續開發仍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為優化碧海銀湖財務結構、降低資產負債率,公司實際控制人楊樹坪先生取得碧海銀湖控制權后,著手引入投資者工作。
鵬信資產在2018年5月出示的一份對碧海銀湖公司的資產評估報告顯示,粵豐源在2018年4月增資1.75億元獲得碧海銀湖公司約14.29%的股權。
增資1.75億與漢富通過粵豐源出資的5億投資款相距甚遠。在問詢函中,粵泰股份回復稱:按照碧海銀湖公司35億元人民幣的估值,粵豐源出資5億元人民幣入股標的公司,從而持有標的公司1.75億元出資額,持股比例分別為14.286%。
2018年6月5日,粵泰股份公告:粵泰股份以現金方式收購碧海銀湖公司股權的對外投資暨關聯交易,粵泰股份董事會審議通過其以54576.7183萬元收購西藏粵豐源所持有的碧海銀湖14.29%的股份。
投資5億入股,最后通過收購可以回報5.46億,對漢富方面來說看似十分劃算的交易。但是,此次收購并未成功。2018年7月4日,粵泰股份公告:經過董事會審議,取消對碧海銀湖公司股權的收購。
由此,金麒麟基金退出受阻。
而且此后幾個月后,基金管理人諾遠資產“爆雷”,2019年1月9日,諾遠資產因“債盈寶”事件涉嫌“非吸”被警方立案偵查;諾遠資產的母公司——漢富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富控股)董事長韓學淵自2018年8月去美國后至今未歸。
金麒麟私募投資基金在2020年1月給投資者提供的《2019年的報告》顯示,由于2018年7月粵泰股份收購碧海銀湖公司的并購失敗,導致基金無法在第一年退出,管理人啟動+1年的合同周期,合同自動延期一年。管理人持續推進尋找收購方。
漢富委托投資人“催款”
雖然上市公司粵泰股份沒有收購碧海銀湖公司,但楊樹坪實際控制的江門市樂活企業策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門樂活”)收購了粵豐源持有的碧海銀湖股份。
據投資者提供的《江門市碧海銀湖房地產有限公司從股東會決議》(以下簡稱《股東會決議》)顯示,2019年8月,粵豐源將持有的碧海銀湖房地產公司14.286%的股權,以1.75億的價格轉讓給粵泰控股實際控制的江門樂活企業。該股權變更已經完成,啟信寶顯示,目前碧海銀湖的股東中已不包括粵豐源。
該股權轉讓完成后,金麒麟基金的投資人收到了部分兌付資金,大約占本金投入的40%。投資者在韓學淵處了解到,雖然雙方簽訂的合同以1.75億收購碧海銀湖項目股份,但實際上粵泰控股方面尚有約2億的尾款未支付。
投資者李杰表示,上述《股東會決議》用于工商局變更股權,雙方實際簽訂有《股權轉讓協議》。
李杰告訴記者,“根據韓學淵提供給投資者的《股權轉讓協議》約定內容,粵泰控股應于上述股權變更完成后3個月內(即2019年12月)向粵豐源指定賬戶支付第二筆股權轉讓價款人民幣10000萬元,但截至目前,粵泰控股尚未支付第二筆股權轉讓價款,另外,根據協議約定,粵泰控股應于2020年6月30日前支付剩余股權轉讓價款人民幣10260.88萬元。”
韓學淵和漢富方面都未提供《股權轉讓協議》原件,但是漢富資本2020年5月給投資者出示的加蓋公章的授權書顯示:2019年8月,漢富方面(漢富資本和粵豐源),與粵泰控股方面(粵泰控股及楊樹坪、林麗娜)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并授權幾位投資者代表向粵泰控股“催款”。
投資人希望通過向粵泰控股方面按照《股權轉讓協議》付款來解決基金的兌付問題。張生告訴記者,2020年4月30日,他和另外兩位投資人赴深圳與楊樹坪溝通。彼時,張生詢問楊樹坪,為什么粵泰控股在回購了漢富控股持有的碧海銀湖公司股份半年之久,仍不完全履行付款義務,“楊樹坪答復我們已基本付清了全部款項,僅剩少量尾款需要與漢富面談后才能支付。當問及目前還有多少尾款未付時,楊樹坪稱,這涉及商業機密,不能向投資者透露。”張生回憶說。
據張生提供的溝通錄音顯示,楊樹坪當時對投資者稱這件事情只有兩個解決辦法:一是韓學淵或者粵豐源的人來跟其聯系;第二,只能法律上打官司或者經偵來解決。
張生當時回復楊樹坪,韓學淵人在美國無法聯系,且估計因目前諾遠資產還被偵查也不方便回國。楊樹坪又稱,投資者提到的已付款和未付款數字并不準確,需要找到漢富方面一起商議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記者撥打諾遠資產官方渠道公布的客服聯系電話,對方稱不負責此部分內容,并且無法提供金麒麟系列產品相關負責人聯系方式。
對于投資人目前如何聯系基金管理人,王青告訴記者,“已經沒有辦公室了。找不著人。但是他們建了很多群,在里面傳遞消息,我們也只能在群里提問題。我們要求公布與粵泰的交易合同、付款條件等信息,已經一個多月都沒反饋。”
“我們目前的處境十分尷尬和被動,一方面基金管理人不履行管理人責任和義務,基本處于癱瘓狀態,法人代表韓學淵躲在國外,根本聯系不上,也不給投資人任何原始資料,導致投資人無法以合法的身份和充足的證據去向欠款人粵泰追款;另一方面債務人粵泰反復無常既不承認自己的真實債務金額,又不給出具體的還款計劃。”張生說。
粵泰控股方面是否存在2億未付清的股權轉讓款?7月3日下午,經濟觀察報致電粵泰控股實際控制人楊樹坪指定對接投資者的負責人袁先生,對方表示,“讓漢富方面來交流吧。”記者回復稱目前漢富資本負責人韓學淵人在美國不方便聯系,并詢問粵泰方面未支付的2億款項是否屬實,該人士稱“不方便透露”,隨即掛斷電話。
本報將持續關注事件進展。(記者 胡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