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兩年,可轉債市場再現券商巨額包銷案例。本鋼轉債發行結果顯示,盡管利率條款出色,最終主承銷商國泰君安證券仍包銷了逾4億元額度。
面對高達68億元的發行規模,本鋼轉債選擇了網上發行,并未采用更為穩妥的網下模式。從今年打新數據看,可轉債中簽率整體跌破了萬分之一,往往一券難求。本鋼轉債雖然發行順利,但是超過4億元的包銷額度還是遠超市場預期。
因大股東未承諾優先配售,此前多家機構預測,本鋼轉債中簽率有望達到千分之一,頂格申購皆有較大概率中簽。但最后結果卻出人意料之外。上周五披露的發行結果顯示,保薦機構(主承銷商)合計包銷的本鋼轉債數量為4011982張,包銷金額逾4億元,包銷比例為5.90%。
包銷規模突破4億元的案例屈指可數。數據顯示,此前僅在2018年市場行情低迷之際,有3只轉債包銷金額超過4億元,分別是藍思轉債、湖廣轉債和海瀾轉債。
從本鋼轉債條款設計看,利率條款和補償條款都十分亮眼。本鋼轉債票面利率較高,同時到期按照票面面值119%進行贖回。公告顯示,本鋼轉債6年票面利率分別為0.6%、0.8%、1.5%、2.9%、3.8%、5.0%。
據安信證券分析師朱夢天測算,本鋼轉債純債價值為103元;到期收益率為4.41%,高于同期限國債收益率。這也是今年債底最高的AAA評級可轉債。
“不過,本鋼轉債轉股價值不高,估值依靠債券屬性來支撐,而正股表現暫時對于轉債定價沒有太多影響。”有投行人士向記者表示。
最新數據顯示,本鋼轉債轉股價值僅為66元,遠低于面值。
華泰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張繼強在其報告中表示,本鋼轉債評級高、高票息支撐高債底,平價低,申購安全墊較好。
“本鋼轉債安全性是不錯的,但收益較為有限,預計每手盈利在50元附近。面對目前A股火爆的行情,權衡之下,選擇了放棄認購。”一位可轉債投資者向記者表示。
興業證券分析師左大勇認為,本鋼轉債特點明顯,對于固收類賬戶可以在價格合適時買入并持有,而如果是相對收益賬戶則意義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