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資本市場精彩目不暇接,而其中最受市場期待的莫過于有望在7月底完成組建的新三板精選層。
7月10日,官方首次明確了精選層組建時間的預期。全國股轉公司副總經理李永春透露,目前首批企業審查核準已完成,正在開展股票發行,精選層設層交易的相關準備工作已就緒,預計精選層將于本月底正式組建。
另外,首批企業的數量已經基本確定,李永春表示,首批企業方面,截至目前共受理70家,其中32家獲得核準并陸續啟動公開發行。如果公開發行按計劃推進,首批企業將基本確定。
基于上述兩方面的信息,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首批企業中最后完成公開發行的7家企業將在7月20日發布發行結果公告,這也是首批32家企業全部完成公開發行的時間節點。
而結合近日官方正式表態以及其他一些信號,市場預期精選層首批32家企業的集體掛牌時間大概率將在7月的最后一周。
首批32家企業掃描
首批32家企業對于精選層來說至關重要,這32家企業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代表新三板精選層,21世紀經濟報道也從多個維度梳理了首批企業的核心畫像。
記者了解到,從精選層適用標準上,32家企業中,29家企業以標準一(側重盈利性)申報,1家企業以標準二(側重成長性)申報,1家企業以標準三(側重研發成功產業化)申報,1家企業以標準四(側重研發能力)申報。
地域上,32家企業分屬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北京6家、江蘇5家,浙江、上海、安徽、廣東、河北及湖北各2家。
而行業層面,根據全國股轉系統提供的數據顯示,32家企業分屬6個行業,其中25家屬戰略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占比78%。
安信證券新三板首席分析師諸海濱也表示,首批企業集中在TMT、醫藥、高端裝備、新材料等行業,研發強度比肩創業板公司,營收體量較大,部分還需培育。首批32家精選層企業的特點兼具“巨無霸”和“小而美”。首批企業中行業龍頭貝特瑞、穎泰生物營收體量在40-50億,除此之外,其余公司平均營收3-4億,利潤5000萬左右。
一定程度上,首批32家企業代表了目前新三板企業的塔尖水準,那么這些企業的質地究竟如何?
李永春表示,對于部分精選層企業的質地,總體而言,精選層企業以優質中小企業和同民生就業密切相關的實體企業為主,整體經營業績突出,研發能力強,是新三板市場發展壯大的優質中小企業代表。
對于這個問題,諸海濱表示可以橫向對比來看。他表示:“成長性方面,精選層首批企業的凈利潤增速中值達到25%,和科創板、創業板公司中值接近;毛利率方面,創業板和精選層的水平接近,基本為30%;研發投入方面,科創板公司研發投入占營收比為9%-10%,創業板和精選層首批公司是4%左右。值得注意的是,精選層中TMT、生物醫藥類公司平均研發投入占營收比達10%左右,與科創板接近,比如創遠儀器達到23%、艾融軟件到達11%。”
從規模體量來看,精選層企業的規模比新三板其他層次的企業明顯要大。但精選層企業和已經上市的科創板企業以及目前深交所受理的創業板企業相比,在營業收入和利潤規模方面要略遜一籌。目前已上市科創板企業以及目前深交所受理的創業板企業營業收入中值為5億-6億元,而精選層企業為3億,凈利潤中值是8000萬-9000萬,而精選層企業是5000萬。
不過,一定程度上相較成熟的A股IPO企業,新三板首批企業也有中小企業發展階段的規模性問題。
李永春透露:“有些企業存在大客戶依賴,主要原因是其處在細分領域,是下游知名企業的長期穩定供應商;有些企業從單個經營數據指標上看經營業績并不突出,但公司主要客戶穩定,且逐年加大研發投入,未來成長空間較大。因此,在對精選層企業進行價值判斷時,不應簡單比較上市公司部分指標,應該從多元視角看待其成長空間及投資價值。”
發行火熱
精選層開板時間已經基本明確,而首批32家企業的公開發行正在火熱進行之中,首批32家企業已完成詢價或定價,還有部分企業還處于網上申購階段。根據全國股轉系統提供的數據,32家首批企業共發行8.37億股,平均每家2614.53萬股。截至7月7日,18家已確定發行價的企業平均市盈率30.69倍;9家完成申購,合計融資35.5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新三板首批企業申購的過程中,市場參與的熱情遠超預期。根據機構統計的數據顯示,目前已經公告網下詢價結果的企業中,網下配售比例平均為6%。根據已出發行結果公告的企業,整體來看,網上申購熱情超預期,第一批兩家企業凍結申購資金超過2000億,前8家企業網上申購整體凍結資金規模超過4000億,截至最新網上配售比例平均下來約為0.2%-0.3%。
諸海濱認為,在近期滬深市場非常活躍背景下,還有如此多資金申購精選層,或表明投資者對于精選層企業相對青睞。與此同時網下詢價中簽率相對網上較高,平均約4%-6%,但對投資者的詢價的專業性要求較高。
精選層政策的持續推進以及首批企業公開發行中投資者認購的火爆景象也讓更多的新三板企業行動起來。
根據安信證券統計的數據顯示,目前已有近180家企業公告表達沖擊精選層并公開發行意向。
除了首批正在發行過程中的32家企業外,從后備企業來看,剩余企業中有14家企業提交材料后在全國股轉系統的問詢反饋階段,22家企業在提交材料的受理階段,還有111家企業正在各地證監局輔導過程中。
市場普遍預期,按照7月底新三板精選層正式組建,首批企業完成掛牌及公開發行的節奏下,全年精選層企業數量有望接近7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