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終審判決小i機器人的專利權有效,這也意味著蘋果公司與小i機器人的專利權人智臻公司之間的八年抗爭告一段落。
記者從智臻公司獲悉,小i機器人正準備對蘋果公司重啟侵權案訴訟流程,或要求其終止侵權并給予賠償。
2012年6月,上海智臻智能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智臻公司”)以蘋果電腦貿易(上海)有限公司(下稱“蘋果公司”)iPhone手機中的Siri程序侵犯其“一種聊天機器人系統”(即小i機器人)(專利號:ZL200410053749.9)發明專利權為由,將其訴至法院。
隨后,蘋果公司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專利無效宣告請求。
蘋果公司關于小i機器人專利無效的主張開啟了智臻公司長達八年的專利維權,經歷了一波三折。2013年9月和2014年7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先后兩次做出決定,認為小i機器人的專利具有不可爭辯的創造性、新穎性、穩定性,維持其專利有效性的裁定。
但蘋果公司不滿裁定繼續上訴,將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上訴至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15年4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蘋果訴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糾紛案做出終審,判令專利復審委員會重新做出專利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
2015年5月,小i機器人向最高院提起申訴,請求就本案二審判決啟動審判監督程序。同年6月,最高院立案受理。
2016年4月,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依據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對上述專利無效的終審決定,裁定駁回原告小i機器人的起訴。
智臻公司對二審判決并不認同,繼而向最高院提出再審申請。2016年12月28日,最高院認為智臻公司的再審申請符合行政訴訟法相關規定,決定提審該案。近日,最高院判決撤銷二審判決,維持一審判決。
公開資料顯示,Siri成立于2007年,2010年蘋果公司以2億美元收購Siri,最初是以文字聊天服務為主,隨后通過與全球最大的語音識別廠商Nuance合作,Siri實現了語音識別功能。小i機器人作為一種聊天機器人系統,用戶可以與機器人聊天,也可以命令機器人為用戶查找信息、做游戲,命令語句進入查詢服務器或游戲服務器,而游戲服務器與該專利內容聯系緊密。
本案最大的爭議也在于涉案專利涉及游戲服務器的技術方案是否符合專利法對“充分公開”的要求。而一審法院和二審法院對此的結論不同,導致了一審判決與二審判決截然相反。
一名曾參與本案的前北京知識產權審判工作者對第一財經表示:“案件經歷了多次改判,現在相當于又回到原點,小i機器人還會繼續起訴,但和八年前不同的是,他們手上擁有了重要的籌碼。”
上述人士還表示,蘋果是否會最終被認定侵權還要看法院的判決。“如果認定侵權,那么和其他的案件一樣,蘋果公司要停止侵權并做出賠償。”他表示,Siri在蘋果的設備中擁有關鍵的功能,并非可有可無,造成了一定的經濟影響,甚至可能牽涉到蘋果iPhone還能不能繼續銷售的問題。
近年來,蘋果公司在全球的專利糾紛不斷,但大多數案件最終以和解收場。去年4月,蘋果和高通達成協議,雙方撤銷全球范圍內正在進行的所有法律訴訟,但未透露具體涉及的金額。
蘋果公司計劃于今年下半年推出iPhone新一代5G智能手機,目前正處于發布前的關鍵時間節點。小i機器人如果對蘋果重啟訴訟,也可能讓蘋果新款智能手機的發布蒙上陰影。“最終是否和解還是要看蘋果,我認為和解的概率也比較大。”一位知識產權律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