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而瑞日前發布的《2020年1-6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榜TOP200》顯示,總部位于廣西南寧的云星集團全口徑銷售金額為62.3億元,行業排名第131。
據相關媒體報道,云星集團2020年銷售目標是400億元。如果該目標屬實,這意味著云星集團前6月僅完成了年度目標的15.58%。有房地產評論員告訴中國網財經記者:“自春節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大房企銷售下滑,云星集團想完成上述目標,也存有不小的難度。”
資料顯示,云星集團成立于1993年,董事長潘超文是福晟集團董事長潘偉明的哥哥。潘氏兄弟似乎都有一個“千億夢”。2018年,云星集團曾提出“劍指千億、共享云星”的戰略目標。不過,克而瑞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云星集團的流量銷售金額為168.1億元,行業排名第120;2019年全口徑銷售金額為224.5億元,行業排名第105。有業內人士指出,對比目前銷售規模,云星集團提千億為時過早,這對公司的運營模式、現金流和人才儲備等都是極大的挑戰。
至于今年400億元目標是否屬實?如果屬實,云星集團計劃如何在下半年完成超過80%的銷售額?年度銷售金額不足300億時談千億是否為時過早?帶著上述疑問,中國網財經致電致函云星集團,相關人員給出的回復是“目前集團都在沖業績,數據上不想對外說太多,所以不太方便回應”。
全國化提速,有地塊溢價率達143%
行走在千億夢想路上的云星集團,其“全國化”正在提速。據云星集團透露,公司2018年在提出千億目標的同時,還確定了以廣州、南寧、柳州、贛州、濟南、洛陽為主戰場,向周邊強市縣下沉覆蓋,并擇機進入中西部省會或重點城市,如長沙、昆明、貴陽、成都、重慶、西安等。
2019年,云星集團成功進駐鄭州、洛陽、濟南、威海4大城市,全國土地成交16宗,涉及22個地塊,新增土地面積1858畝,同比增長94.15%。
不過,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云星集團所拿的部分地塊溢價率頗高。以去年1月斬獲的廣西武鳴地塊為例,溢價率為43.6%;3月14日拍得的廣西南寧經開區空港新區地塊溢價率為76.97%;同年5月9日拿下的南寧吳圩地塊,溢價率則為142.8%。
上述房地產評論員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地價不完全代表未來市場售價,但如此多的高價地塊集中出現,未來房價很難不受影響。一旦市場進入調整,這對房企的資金鏈會是個很大的考驗。”該評論員進一步指出,在房地產業發展過程中,房企因盲目擴張、瘋狂拿地導致資金緊張而倒閉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房企在土地高溢價下,須樹立風險意識,不能一味擴張。
那么,云星集團目前的資金狀況如何?中國網財經記者也在采訪函中問及,但沒有得到答案。不過,中國網財經記者從各地公開的土拍信息來看,云星集團今年拿地節奏似乎有所放緩,僅在5月斥資4.52億元拿下了廣西武鳴114.19畝地,節奏放緩的原因外界不得而知。
高周轉,“3691”計劃受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云星集團在拍地過程中也曾出現過“失誤”。
據了解,云星集團2019年5月在阿里司法拍賣平臺上拍得位于西安高陵區涇渭鎮涇渭七路的一宗土地,價格為6209萬元。不過,云星集團到西安市規劃局高陵分局對接項目報建手續時,政府工作人員告知,標的物位于渭河生態區范圍,禁止用于房地產開發。
而實際上,早在2018年,西安市人民政府就曾發布過《關于設立西安市渭河生態區的公告》,文件中對于渭河生態區禁止開發范圍作出了明確的規定。目前,云星集團旗下的西安云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已經顯示為“注銷”,這也標志著云星集團在西安的首個項目就此告吹。
除了“全國化”布局,沖刺千億的云星集團還加快了周轉速度,并提出了“3691項目運營計劃”,即拿到新項目后,實現3個月動工、6個月開盤、9個月封頂、1年資金回正的運營效率。
不過,對多數房企來說,高周轉是把雙刃劍,在獲得最大財務回報和資金周轉的同時,也埋下了質量安全的重大隱患。云星集團會如何平衡周轉速度與項目質量之間的關系?中國網財經將持續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