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批大項目帶動下,上海市上半年的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0.1%。
面對疫情帶來的挑戰,上海的經濟增長體現出韌性。
上海市統計局23日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上海經濟數據顯示,上海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356.80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6%,降幅比一季度收窄4.1個百分點。
在占比超過70%的第三產業中,以互聯網、數字化和科技創新為依托的相關行業較快發展,信息服務業、金融業、衛生和社會工作等行業逆勢增長。比如,上半年,上海全市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長13.5%;金融業增加值增長7.4%;衛生和社會工作行業增加值增長8.0%。
上半年,上海在工業生產方面恢復較快,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5976.1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5%,增長勢頭明顯好于全市工業。
其中,新能源汽車產值增長95.7%,新能源產值增長22.8%,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值增長10.5%。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和集成電路產量分別增長32.7%、29.5%和20.2%。
與此同時,上海市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也比去年同期增長6.7%。分領域看,工業投資增長15.0%,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7.0%,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增長2.2%。分產業看,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5.5%,第三產業投資增長4.8%。
在一批大項目帶動下,上海市上半年的制造業投資比去年同期增長20.1%。六個重點工業行業投資的增幅更是達到了34.5%。其中,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投資增長78.8%,生物醫藥制造業投資增長26.8%,汽車制造業投資增長24.6%。
在舉辦“五五購物節”這一全國首創大規模綜合性消費節慶活動以及一系列促銷費的舉措中,上海市場消費逐步改善,生活必需品和網上商店零售額較快增長。
其中,糧油、食品類零售額增長17.5%,文化辦公用品類零售額增長14.8%,化妝品類零售額增長29.3%。上半年,上海市網上商店零售額1227.3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0%,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17.7%,同比提高3.7個百分點。
疫情沒有影響外資涌入上海的熱情。上半年,上海市實到外資102.82億美元,在去年同期高增長的基礎上同比增長5.4%,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9個百分點。上半年,第三產業實到外資增長13.2%,占比高達95.3%。
在昨天(22日)舉行的上海外資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就有54個外資項目集中簽約,投資總額超過80億美元。
在當天簽約的外資項目中,有15個項目涉及新基建,涵蓋網絡科技、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產業;10個項目投資超1億美元,涉及商務服務、能源和金融等領域;3個項目來自世界500強企業。
上半年實到外資的項目中,大項目占比穩步提高,支撐作用明顯,1億美元以上的達19個,合計實到外資53.5億美元。
作為全國內地吸引跨國公司總部最多的城市,上海上半年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26家、研發中心10家,累計分別達到746和471家。
把研發中心和地區總部設在上海的澳汰爾工程軟件(上海)有限公司(Altair)大中華區總經理劉源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疫情催生了大量新的需求,讓原本增速就快的中國市場更具吸引力。同時,政府在疫情面前展現出的有效控制及務實的執政能力,也進一步增強了外資企業繼續擴大在華投資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