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投參與A股定增摁下“暫停鍵”。
7月22日晚間,凱萊英(002821.SZ)公告其非公開發行方案發生調整,定增對象、鎖定期和定價基準日等關鍵信息等都進行了修改,其中,戰略投資者高瓴資本無法享有“鎖價18個月+8折”的政策優惠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近日,有消息稱,監管層對實施戰投鎖價定增的上市公司窗口指導,不再支持戰略投資者參與18個月的鎖價定增。
若傳言不虛,戰投奔著鎖價定增而來以獲取巨大套利空間的盛宴或將提前散場。
傳監管“窗口指導”戰投
一位受訪私募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凱萊英公告非公開發行調整方案,具有標桿性的作用。
除了募資總額沒有改變,仍為23.1億,凱萊英修改后的非公開發行方案,從此前的18個月鎖價定增調整為6個月的競價定增。隨之而來的改變是,從單一發行對象變為“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123.56元/股的非公開發行價格也改為市場定價,即將定價基準日確定為公司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發行期首日,發行價格不低于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80%。
顯然,對于此前定增方案中的單一認購方高瓴資本而言,不能再包攬全部非公開發行股份。一時間,戰略投資者能否繼續享有“鎖價18個月+8折”的政策優惠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7月22日下午開始,一條關于戰略投資者參與A股定增的消息在資本市場不脛而走。該消息稱,不支持引入戰略投資人的18個月鎖價增發,相關部門將口頭通知撤材料。
“監管層對非公開發行中的戰投參與定增方式給出了窗口指導。”22日晚間,上海某PE機構副總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無獨有偶。7月14日晚間,藥石科技(300725.SZ)公告,將撤銷之前的定價定增方案,改為6個月的競價定增,認購對象不再是興全基金一家。
對此,藥石科技的解釋是,基于2020年3月20日中國證監會發布的《發行監管問答——關于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引入戰略投資者有關事項的監管要求》的政策要求,董事會決定將方案進行修改。
“市場對凱萊英的基本面是比較認可的,無論是上市公司還是投行,都對凱萊英這個項目很關注,不亞于一個風向標。如果凱萊英這個項目方案要修改,是不是意味著其他上市公司的方案也要修改。”上述私募機構負責人進一步稱。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此次窗口指導是否就能斷言是對戰投參與鎖價定增的徹底否定為時尚早,需要進一步觀察。
7月20日,寧波港(601018.SH)公告,上市公司此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申請獲得審核通過。
今年1月份,寧波港發布36個月的定價定增預案,發行對象為寧波舟山港集團及上港集團兩名特定對象。其中,寧波舟山港集團是控股股東,上港集團是戰略投資者。
預案差價高企
今年2月14日,再融資新規正式落地,很快,凱萊英就成為第一家嘗鮮的A股上市公司。
2月16日,凱萊英發布2020年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該預案幾乎徹底推翻了去年7月的定增方案,將一年期競價方案改為18個月期、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再融資方案,且將募投項目改為補充流動資金。凱萊英此次發行面向特定對象的非公開發行,發行對象為高瓴資本這名特定對象。
但隨著凱萊英再一次修改方案,不禁讓市場揣摩這背后折射的監管意圖。
“凱萊英應該是新規后最早披露的一個項目,當時方案報得早,進入到審核階段也是最早的。到現在4-5個月沒有通過審批,而是發布了一個修改后的方案。”北京某公募基金定增負責人表示不解。
而事實上,為了解決戰略投資者的標準問題,在再融資新規發布后,3月20日晚間,證監會發布發行監管問答——關于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引入戰略投資者有關事項的監管要求,對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引入戰略投資者做出明確規定。
隨后上市公司在引入戰投中,均會對戰投做出明確說明,甚至在高瓴作為戰投參與凱萊英的非公開發行認購時,還承諾給上市公司帶來8億訂單。
但也有機構人士認為,即便是監管對戰投定義進行了嚴格規范,仍未能對戰投給出定量標準,加之18個月的鎖定期并不長,就不排除一些資金披上戰投外衣,借道非公開發行的政策紅利來套利,甚至被質疑為“借戰投之名,行套利之實”。
事實上也不難看到,通過鎖價定增,戰略投資者輕松在短期內實現可觀的浮盈。截至目前,凱萊英股價為232.2元,這意味著,短短幾個月內,高瓴資本就憑一紙方案獲得了88%的浮盈。
因此,這也是諸多機構熱衷于參與上市公司鎖價定增且爭取能夠包攬非公開發行份額的原因。
東方財富Choice統計也顯示,截至7月22日,近40家上市公司在公告引入戰投之后,預案差價率超過50%,其中凱撒旅業(000796.SZ)的差價率超過200%。
“監管肯定是支持通過引入戰投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目前要看如何對戰投進一步規范,比如延長鎖定期等更加符合戰投定位的措施。”上述上海PE機構副總經理對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