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市場會在你無助的時候給你點燃希望之光,也會在你最為期盼的時候一盆水澆滅它。上周的原油市場就讓我們體會到了什么叫希望后的失望,原油價格上周二在美國疫苗研發成功以及歐洲復興基金的雙重刺激下直線拉升,成功突破振蕩平臺向上攀升。
好景不長,強勢格局并未延續多少時間,在情緒刺激之后市場又進入到波動率極低的振蕩行情之中,價格跟隨美股晃晃悠悠地再次進入到了之前的振蕩區間之內。截至上周五收盤,布倫特價格累計上漲0.74%;WTI價格價格累計上漲1.4%。
當前的原油市場中,能夠引發大波動大行情的強邏輯都已經反映在價格之中,包括OPEC+減產的利好、疫苗取得的重大進展,以及各國刺激經濟的大水漫灌政策。目前來看這些消息都難以推升油價進一步上行。其實原因也很簡單,疫情還是如此嚴重,經濟恢復還是沒有達到理想中的程度,就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依然在疫情源頭問題上“甩鍋”中國,通過打壓中國來達到爭取選民的目的,全然不顧美國國內疫情的大爆發。
在這種主邏輯缺失的情況下,原油已經開始跟隨美股的走向了,近期的漲跌基本與美股同步,也可以理解為單純做原油的產業或投機投資者已經部分離開了這個市場,當前市場中更多是宏觀資金在進行資產的配置,這樣也就導致了金融市場更多處在配置階段,而不是啟動行情的階段。
未來的市場變量目前來看依舊沒有較大的主線邏輯,在成交量和持倉量持續萎縮的情況下,資金很難找到全面參與的機會,因此短期而言,我們似乎還要繼續等待行情可能的引爆點出現,這個引爆點有可能是疫苗再次傳出巨大的利好消息,也有可能是中美之間的摩擦進一步升級,總之在行情沒有明朗之前,建議謹慎操作。
美國市場出現變量
上周公布的EIA數據中,出現了一個久違的變量,美國原油產量居然增加了10萬桶/天。如果按照成本的理論來進行測算,當前的價格位置剛好處于成本線附近的位置,頁巖油生廠商并不會有太大的利潤。最近我們也頻繁看到美國頁巖油上下游公司破產的消息,這就很能說明問題。
我們猜測,本期原油產量的增長,可能有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部分低成本的油田的投入使用,油價在當前的位置上已經能夠讓他們產生微薄的利潤;二是部分瀕臨破產的頁巖油企業面臨現金流壓力,不得不投入部分庫存井以維持現金流。如果是第一種情況,那么其實并不用太擔心,當前的油價之下,頁巖油并沒有足夠的動力去大幅增加產量,即便是增產,幅度也會相對有限;如果是第二種情況,則要觀察增產的持久性。
不管怎么說,當前美國原油從止跌到回升,都是一個明顯的變量,這個變量足以影響到全球的供給。在低油價時期,OPEC+減產效率較高,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全球范圍內的囚徒困境問題并不存在,在OPEC+大幅減產的同時,不會擔心因某些國家增產而搶占市場。如果美國的產量繼續保持增產,將會激化囚徒困境,也不利于減產協議的良好執行。
此外,美國煉油輸入和開工率上漲出現了小幅下滑,美國原油庫存增加了接近500萬桶,汽油庫存下滑了180萬桶,精煉油庫存增加了100萬桶,這些跡象都在表明美國市場的需求其實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再加上美國的疫情如此的嚴重,上周五當日新增確診已經達到了6.9萬人,累計確診突破410萬人,美國經濟全面恢復可以說遙遙無期,這種情況下的宏觀憂慮將會制約油價上行的步伐。
除了美國之外,巴西和印度疫情形勢也不容樂觀,這三個國家是全球僅有的累計確診病例在100萬人以上的國家,也是單日新增確診依舊維持在4.5萬以上的國家,巴西上周還摸到了6.2萬的新高,印度更是連創新高。
中國市場需求謹慎對待
目前來看,能夠擔當的起發動機功能的也只有中國市場了,二季度中國GDP增長3.2%,經濟增長開始由負轉正,相比而言其他國家依然處在負增長的泥潭中,因此原油需求端依然要緊盯中國。但是現在的問題是,在疫情如此嚴重的情況下,國際之間的貿易往來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即便中國一枝獨秀,也不可能全面拉動全球經濟的增長,而且在出口面臨萎縮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勢必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因此邏輯再次回到了全球疫情的控制問題上。
與此同時,國際環境對我們而言也并不是有利的一方,中美之間的博弈仍在進行,兩國之間的對抗沒有緩和的跡象。中國已經在開始準備啟動內循環進程,國際環境不容樂觀,國際經濟環境更是雪上加霜。
中國市場我們并非看空,只是在上半年超額的采購之后,未來還有多少采購空間值得商榷。從中國原油的進口量上來看,五六月份中國進口量全面爆發,對應的時期剛好是價格暴跌之后,中國利用低油價的優勢采購了大量了低價貨,這也是五六月份進口突然大爆發的原因。但其實我們心里清楚,五六月份的大爆發,是提前消耗了未來的市場需求。
2020年第三批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下發,共計2684萬噸,較2019年第三批上漲108%。本次第三批下發是對前兩批的補充,累加本次的額度后,2020年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配額共計18455萬噸,較2019年總配額上漲11.17%。
除了低油價的囤油,中國原油需求確實在突飛猛進地增長,不管是獨立煉廠還是主營煉廠都在開足馬力加工,煉廠開工率都達到了近幾年的新高位置。開工率如此之高,與中國經濟恢復有很大關系,同時也與前段時間煉油利潤高有關。但最近我們看到,由于南方暴雨連連,柴油的煉油利潤已經降至了近三年以來的新低,汽油利潤從低點開始反彈,季節性回升比價明顯。
根據我們了解,目前獨立煉廠上半年原油進口配額大多都已經使用完畢,盡管三季度新增了2684噸,但相較于上半年的采購規模來說也遠遠不夠,因此未來配額將會成為制約地煉采購的一大因素。除此之外,煉油利潤的走低也會制約煉廠的開工積極性,因此可以預見,下半年中國原油加工量以及采購量將會有降速的風險。
從基本面的角度而言,目前是原油多頭發力的有利時期,越往后拖,基本面對于多頭越是不利,在疫情沒有得到控制的情況下,我們并不期待需求的恢復有多么迅速,相反,我們開始擔心起全球的原油需求了。在中國原油現貨超買之后,未來一段時間或許將會進入到需求降速期,同時美國、印度、巴西等國的疫情仍在發展,這種情況下即便是大幅釋放流動性,市場也沒有那么強的承接能力,這導致金融資產空轉,并未全面流向實體企業。
目前原油價格仍然處于振蕩行情之中,市場并不存在較為明顯的多空邏輯,資金的相對謹慎使得油價的波動率下滑。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似乎就是等待,等待市場出現明顯的多空邏輯或者出現明顯的突破之后再入場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