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分析師直言,金銀比將跌至15:1......
目前,金銀比約為80:1,較今年3月份疫情期間129.6:1的歷史高位大幅回落。
周二,高盛已經將12月黃金價格預期從2000美元上調至2300美元,而其他分析師也指出黃金牛市才剛剛起步,黃金后市可期。然而,在此之際,有人依然相信,白銀未來的光芒將蓋過黃金。
分析師奧斯特利卜(Austrolib)指出,金銀比的下行趨勢才剛剛開啟,未來存在一種可能,白銀的貨幣需求會回歸,金銀比會暴跌至15:1。
白銀的需求:貨幣需求缺失
查看2018年白銀的用途可以發現,它多數用于滿足工業、珠寶制造業等需求。
但分析師奧斯特利卜(Austrolib)表示,有一種白銀需求沒有被列出來,它曾經存在但目前并不存在,那就是對白銀的貨幣需求。奧斯特利卜提醒投資者注意,不是投資需求,而是貨幣需求,這有很大的不同:
投資需求是對白銀的投機性需求,其最終目的是增加貨幣儲備,即美元。而白銀的貨幣需求是指對直接用于貨幣交易以換取商品和服務的白銀需求。
由于格雷欣法則盛行,白銀的貨幣需求目前已經不存在了。格雷欣法則指出,劣幣將驅逐良幣,被高估的貨幣將把被低估的貨幣驅逐出流通領域。因此,近150年來,紙幣美元已幾乎消除人們對白銀的貨幣需求。
貨幣需求有多大,白銀價值幾何
自1964年白銀去貨幣化屬性以來,對白銀的貨幣需求基本上為零。但值得注意的是,貨幣需求是所有需求中最強勁的,因為每筆交易都離不開貨幣充當媒介。
目前,法定貨幣幾乎滿足了100%的貨幣需求,白銀幾乎不再充當貨幣。
各國央行目前也沒有大量持有白銀作為貨幣儲備。自1968年以來,美聯儲就不再持有大量的白銀作為貨幣儲備。
奧斯特利卜指出,各國央行根本不持有白銀,因此白銀的貨幣價值就是尚不可知的。
從1693年到1873年,至少三百年時間,白銀都是一種貨幣形式,直到《1873鑄幣法案》禁止民眾將銀錠送至美國鑄幣局,以打造成擁有完全法定貨幣地位的標準銀幣。由此,美國的金銀復本位畫上句點,進入金本位時代,白銀去貨幣化。在此期間,金銀比穩定在14:1到16:1之間。
貨幣需求回歸的前提:惡性通脹、美元崩潰
目前流通中的貨幣大多是各國的法定貨幣,比如美元。白銀的貨幣需求要回歸,就需要美元讓出位置。而這確實是可能的。
事實上,美元不是貨幣,只是貨幣替代品。它之所有具有價值,是因為美元現在仍然可以買到一些真實的貨幣,比如說黃金。
奧斯特利卜強調,在商品交易中,人們交換的并不是美元,而是黃金,因為美元只是黃金的替代品,且美元的價值不斷被稀釋。奧斯特利卜指出,如果美元無法再購買黃金,那么美元的價值就會跌到零,隨之而來的是惡性通脹。
惡性通脹是公眾對持有現金的需求降至零的結果。
如果美元計價的黃金價值接近無窮大,或者相反美元計價的黃金價值接近于零,則有兩種可能的結果:
第一種可能是美聯儲完全停止印刷美元,動用諾克斯堡的金庫儲備,重新允許美元和黃金可直接兌換。
第二種可能,美聯儲或財政部出售所有黃金,以穩定美元兌黃金的匯率,但結果仍然會是美元變得完全失去價值。
實踐來說,很難直接建立起黃金與其它商品和服務之間的穩定兌換體系。第一,大多數人根本不持有黃金,無從兌換;第二,黃金的價值太高,無法在零售層面進行交易。
奧斯特利卜補充,自由市場有可能創建一種有黃金支持的貨幣體系,如果美元崩潰,這種貨幣就可以代為流通,從而能夠在零售層面上與黃金進行交易。但如果是這樣的話,也可以建立一種由白銀支持的貨幣體系。
1873年以后,有兩個時期出現了惡性通脹,白銀的貨幣價值在此期間回歸。一次是1919年一戰結束時,一次是1979-1980年,這兩次通脹率都接近20%。
金銀比可能向15:1進發
奧斯特利卜認為,從歷史先例中我們可以總結出兩個規律。首先,白銀若被直接用作貨幣時,金銀比大致為15:1。第二,當通貨膨脹變得嚴重時,就像1918-1919年和1979-1980年,金銀比也將短暫地跌至這個低位。
奧斯特利卜指出,目前,很多人確實持有銀幣,至少比持有金幣的人多,垃圾銀幣(即1965年以前美國發行的10美分、25美分和50美分銀幣)此前還是比較易得的。這些小額銀幣能更好地處理日常交易需要,如果美元崩潰的話,這些銀幣將開始流通。這樣,白銀相對于其它商品和服務就能比黃金更快地確定下來。白銀的市場價值確定以后,黃金的價值將在此基礎上確定。
換言之,在這種情況下,白銀成為了黃金與其它商品和服務之間媒介,具有貨幣需求。
奧斯特利卜根據上述原理和數據推斷,如果通脹率飆升至15-20%,金銀比就可能再度朝著15:1的水平變化。
從產量來說,15:1的金銀比也有支撐,目前白銀的年產量是黃金的8到10倍左右。
奧斯特利卜表示,從需求上來看,目前白銀相對于黃金的價值可能會更高,因為本世紀白銀的工業用途激增,截至2018年,白銀的工業需求占到了總需求的56%,而黃金的工業需求的增長遠不及白銀。
從各國央行持有的金銀儲備上來看,黃金仍是一種準貨幣,各國央行持有黃金儲備,以支持本國法幣。但大多數央行以目前并不持有白銀。
從金銀比來看,白銀相對于黃金仍然嚴重低估。
因此,奧斯特利卜指出,如果美元過度膨脹,美元將無法買到黃金,公眾對持有現金的需求降至零的情況下,白銀的貨幣需求就會立馬飆升,金銀比有可能回到15:1,白銀的價格漲幅將比黃金高出大約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