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收盤行業板塊多數上漲,食品飲料板塊漲幅最大,而其中乳業相關企業表現尤為亮眼。板塊內新乳業、莊園牧場、天潤乳業漲停,妙可藍多漲9.64%、光明乳業上漲8.03%。港股蒙牛乳業也有5.43%漲幅。
圖:乳業板塊今日走勢
相比上面幾家企業,身為板塊龍頭的伊利控股表現就較為平淡。今日開盤伊利股份高開高走來到36.25,這個價位一度接近一周前的最高價36.63元,但后來股價卻一路回落,截至收盤,伊利股份報35.36元,漲幅在4.31%。
圖:伊利股份分時圖
然而別看伊利股份并未領漲板塊,資金追捧伊利的熱情一點也不比那些漲停股差。根據診股寶數據,伊利股份已經連續兩月獲得北上資金凈流入,目前北向資金占流通股比重已經來到13.18%,另外基金持股比例也來到12.44%,當下的伊利股份毫無疑問是北上資金和機構的熱捧股。
圖:診股寶--向資金流動變化和重要股東排行
此外,根據數據,目前伊利股份融資余額也已經來到了近三個月的高點,表示市場看多的情緒比較強烈。融券余額減少表示市場看空意愿減弱。
根據種種跡象,近期市場對于伊利股份的投資熱情是持續增加的。
近兩日,伊利股份的股價不是板塊內表現最搶眼的,但是卻絕對是受到最多人看好的!為什么資金趨向該股集中?我們從基本面、行業狀況、估值三方面分別分析:
首先基本面。20年Q1收入同比下滑10.71%,20年歸母凈利潤則同比下滑49.78%,大幅低于市場預期,這主要源于疫情影響銷售狀況,并且上半年市場投放力度加大,攤薄了利潤的原因所致。
撇開疫情之下的一季度,在過去四年中,營收和凈利潤也能保持穩定上漲,平均ROE為24.51%,ROIC也高達17.62%,可見其良好的盈利能力,且能為股東帶來高而穩定的回報。
其次,疫情過后行業集中度也有望增強,調研數據顯示,雖然伊利Q1總體應收以及凈利潤下降,但是其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卻不減反升。2020年Q1,伊利常溫奶市占率39.3%,同比提升1.1%。此外,通過渠道調研,疫情后KA賣場中堆頭陳列基本以大品牌為主,中小品牌動銷仍未恢復至正常水平,且庫存去化緩慢。有利于伊利后續進一步搶占市場份額。
疫情后期,伴隨渠道快速恢復以及消費者對乳制品高營養蛋白的需求明顯提升,乳制品行業也將迎來較快的恢復。
第三,估值。目前整個乳業板塊的市盈率TTM為37.75,而食品加工板塊的市盈率TTM也有44.57%。伊利股份市盈率TTM則僅有37.08,若是不考慮給與龍頭股的溢價,這個估值也處在較為安全的區間。
圖:乳業板塊行業內公司估值對比
目前公司擁有強大的渠道和產品力,且在低線市場擁有行業領先的渠道布局,并積極推進產品結構升級,隨著產品銷售狀況逐漸回暖,伊利股份估值有望跟隨業績繼續增長。
綜上原因,上周,伊利股份即便受到大盤影響而短暫下跌,今天也能迅速的收回大部分失地。
投資者除了觀察股價表現,研究公司本身的"體質"也同樣重要。上周五大盤下跌后,我們看到部分個股就此一蹶不振,也可以看到部分個股很快的收復失地。正是因為中美摩擦的短期影響不改某些優秀標的的投資邏輯,股價才能迎來迅速的修復。
今天我們就用純數據的角度來分析乳業龍頭--伊利股份成色幾何?在診股寶全方位的掃描下,有沒把握收復高地,并繼續引領板塊向上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