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A股縮量反彈,連續2天不足萬億,對比歷史上萬億成交后的市場走勢來看,目前市場調整或并未結束,但也有樂觀機構表示,經過近期調整,市場風險已經大幅釋放。
7月28日,滬深兩市小幅反彈,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漲0.71%報收于3227.96點;深成指漲1.31%報收于13147.35點;創業板指漲1.32%報收于2666.52點,萬得全A總成交8817億元。
(圖片來源:Wind金融終端“滬深綜合屏”)
成交量連續2天萎縮,調整并未結束?
7月28日,A股縮量反彈,萬得全A總成交額8800多億元,連續2天低于1萬億,且較昨日9000億繼續萎縮。
雖然已經連續兩天縮量,但市場是否就此企穩呢?通過觀察2015年以來成交量突破萬億時,市場調整幅度來看,指數整體有超過10%的調整,且調整之后市場并非即刻反彈,而從當前情況來看,短期調整或許并未結束。
北上資金繼續流出
7月28日,北上資金凈流出22.32億元,本周凈流出37.46億元,本月凈流入縮減至109.03億元。雖然今日市場整體反彈,但外資卻表現謹慎。
北上資金大幅賣出日常消費股
Wind統計顯示,從7月20日以來天北上資金持股變動金額行業分布來看,僅少數板塊凈買入,其中,信息技術板塊凈買入額均超過10億元;而日常消費、金融板塊則大額凈賣出,均超過60億元,醫療保健板塊凈賣出額亦較多,超過40億元。
(北上資金7月18日持股與7月27日持股對比,變動市值 = 變動數量 X 7月27日收盤價,下同)
白酒、醫藥賣出居首
Wind統計顯示,從北上資金持股變動市值統計來看,有35家公司本月北上資金凈買入超2億元,其中,格力電器凈買入額超19億元,位居首位;此外,上海機場、海康威視、蘇寧易購、歐派家居、藍思科技、卓勝微、特變電工凈買入均超6億元。
市場高位回調時,北上資金賣出力度明顯增強。Wind統計顯示,有57家公司減倉金額超過2億元,其中,凈賣出金額最多的是貴州茅臺,超26億元;此外,中國中免、五糧液、寧德時代、中國平安、沃森生物、美的集團凈賣出均超10億元。
兩融余額高位波動
近期,兩融高位波動。截至周一(7月27日),A股融資融券余額為13920.31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的13876.27億元增加44.04億元。近期兩融余額高位波動,并未見明顯的縮減,可見相關投資者對市場依舊保持樂觀。
兩融余額雖然整體變化不大,但個股之間差異明顯。Wind統計顯示,周一,有24只個股融資余額增長超過10%、最新融資余額超2億元,且占流通市值比超過1%。具體來看,航天彩虹融資余額增幅達26.15%,位居第一;此外,豫光金鉛、西部黃金、復星醫藥等公司融資余額增幅均超過20%。
機構觀點
長城證券分析師汪毅、潘京發布研報稱,在長期邏輯不變的情況下,認為本次調整的仍然是對前期快速上漲的修正,后續的市場將大概看歸于理性,近期以震蕩整理為主,對于后市看法是偏向樂觀,短期調整可能會為部分行業和個股帶來上車機會,可以在調整期進行布局。近期國內提出以“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培育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在此背景下,市場大概率后續仍然是以結構性行情為主,前期漲幅較高的科技、消費類的估值會向均衡水平恢復,下半場的科技和消費仍然不會缺席。同時,下半年為了實現“六穩”和“六保”目標,對于經濟增速的要求仍然不低,基建投資增速有望再上臺階,認為下半年主線在于新老基建疊加消費,市場有望延續結構性行情。海外國際環境變動較大,美元貶值和全球貨幣體系重構的背景下,黃金會迎來突破前期高點的機會,可以持續關注黃金的表現。
開源證券分析師牟一凌發布研報稱,本輪調整之中,順周期行業更加“抗跌”,而前期極致的風格已經讓傳統意義上的防御板塊失去了防御作用,認為這背后反應的邏輯是:在面對較大不確定性時,前期擁擠交易板塊疊加較大的浮盈,成為市場最大的脆弱點,部分防御板塊也因此無法具有防御價值。市場未來會面對較高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將催化投資者重新衡量風險收益比——盡管此前一度被大部分投資者所忽視。但也樂觀的認為,經濟復蘇才是A股7月以來行情的邏輯起點,只要經濟復蘇能夠不斷得到驗證,市場向上的趨勢就難以逆轉。順周期板塊的當下的風險收益比成為對市場的投資機會可以保持樂觀的真正原因。
華鑫證券分析師嚴凱文發布研報稱,上周市場出現較大幅度調整,認為主要來自于外圍環境的惡化,使得投資者恐慌情緒出現,疊加此前市場的過快上漲,在市場降速之后場內籌碼松動之后,拋壓力量增強,最后科創板階段性解禁壓力出現,市場擔憂科技板塊會出現殺估值的情況。不過展望后市,在經過2018年后,中美之間博弈的長期性、復雜性,A股投資者普遍有所認知,這也使得資本市場對于此類事件的反應是短期性的,所以投資者會快速修正恐慌情緒下的錯誤認知,這點從A50指數的轉漲就能看出。整體而言,A股市場在經歷上周大幅調整之后,場內風險已經大幅釋放,寬幅震蕩反而成為一次新的進場機遇。
國都證券分析師肖世俊發布研報稱,前期多次分析研判:一是提估值階段已入尾聲。7月上中旬市場經歷增量資金跑步入場推升的急漲行情,使得此前三個半月內連續溫和上漲的估值修復行情進入估值泡沫化階段;A股大盤藍籌股(滬深300)估值已修復至均值上方13%,小盤成長股(創業板指)估值已持續上升至歷史峰值附近,參考無風險利率市場風險偏好已回升調整期、宏觀政策預期修正期、資本市場制度紅利兌現高峰期及年內解禁洪峰期;以上三大預期驗證窗口期,若下半年宏觀經濟底部恢復趨勢及貨幣政策邊際收斂確立,同時受資本市場制度紅利集中兌現落地、解禁峰值壓力期壓制高估值科創股等影響,7月中下旬以來指數與個股快速調整后,中期市場大概率回歸至指數震蕩緩升、風格輪動結構至上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