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銀保監會向各銀保監局、財險公司下發了《關于規范車險市場秩序有關意見的通知》(下稱《通知》)。
今年以來,車險綜合成本率明顯下降,但近期市場亂象有所反彈。為維護消費者權益,促進車險高質量發展,營造車險綜合改革良好環境,《通知》就規范當前車險市場秩序提出具體意見。
業內人士認為,《通知》為車險綜合改革保駕護航。7月9日,銀保監會發布了研究起草的《關于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旨在通過綜合性改革,真正解決問題,實現車險高質量發展。
車險保費規模或階段性下降
《通知》判斷,受宏觀經濟壓力和疫情影響,今年以來我國機動車銷售量出現明顯下降,加上下一階段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影響,預計車險保費規模將出現階段性下降。
今年上半年,主要上市保險公司財險累計保費延續平穩增長態勢。根據分險種數據顯示,車險增速仍然緩慢,非車險是保費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國泰君安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劉欣琦認為,考慮到年內監管將加速推出商業車險綜合改革,財險公司保費規模和盈利能力短期將面臨雙重壓力,因此預測上市保險公司在半年時點將通過提前計提部分準備金來平滑全年業績。
據了解,車險綜合改革既根據實際風險重新測算了基準純風險保費,同時又將預定附加費用率下調至25%,改革后商車險基準保費價格將大幅下降,預計消費者的實際簽單保費也將明顯下降,行業整體車險保費規模可能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
為此,《通知》要求,各財險公司及時調整優化對分支機構的考核指標,提高合規指標和質量效益指標的考核權重,防止脫離市場實際盲目追求保費增速和市場份額,從源頭遏制基層機構的違法違規沖動和壓力。
對于下達考核指標明顯不合理的財險公司,銀保監會將會同各銀保監局,在現場調查、監管措施、非現場監管、行政許可等方面將其作為重點監管對象。
《通知》要求,結合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和車險實際,簡化和優化承保、核保、接報案、查勘、定損、理賠等流程,運用科技手段,提升線上化數字化車險服務能力和水平,提高車險服務的全面性和便利性。
遏制市場亂象反彈苗頭
根據非現場監管情況和市場反映,由于疫情、監管措施等內外部因素影響,今年以來車險綜合成本率明顯下降,但近期市場亂象出現反彈,比如違規支付手續費、墊付手續費、費用不入賬、數據不真實等現象明顯增多。
為此,《通知》要求,加強手續費管理、強化準備金管理、提升車險服務水平。銀保監會多次強調,扭轉以高手續費投入等進行非理性競爭的粗放發展模式,將更多資源投向客戶真正需要的理賠等服務領域,優化理賠資源配置,推動車險從費用競爭轉向服務競爭,提高消費者滿意度。
此前,在銀保監會新聞通氣會上,銀保監會財險部副主任尹江鰲表示,預計車險綜合改革之后,市場會進一步實現市場化、法治化競爭。但是整個財險市場會更加分化,部分沒有核心競爭力的或者競爭力不強的財險公司,經營會出現更大壓力。中小財險公司要通過專業化、精細化和特色化發展,實現轉型。
《通知》要求,在目前宏觀經濟壓力較大和下一步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背景下,各銀保監局要加強轄區市場改革預期管理,遏制市場亂象反彈苗頭,推動車險市場秩序持續好轉。
具體而言,完善非現場監管,加強對重點財務業務指標的監測,科學研判市場形勢,及時發現問題苗頭。針對違規支付手續費、銷售人員墊付手續費、違規開展異地車險業務等突出亂象,要堅持露頭就打,打早打小,運用好“停止使用車險條款費率”等監管措施,保持市場震懾力度。及時向銀保監會反映有關情況,加強對地市縣派出機構的政策指導,壓實屬地監管責任,形成規范車險市場秩序的合力。(編輯:馬春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