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在神壇上的MUJI好消息實在不多 美國MUJI破產 帶你回顧無印良品的美國往事

2020-07-31 14:56:38 來源:新周刊

打印 放大 縮小

做隱者反倒成了網紅,那么隱者跟網紅其實也差不多;憤世嫉俗反而受俗人追捧,那么你跟俗人也就差不多。

當“無印”成了最顯著的“印”,無印也就只是個商業社會的印罷了。

長在神壇上的MUJI,這兩年的好消息實在不多。

去年,無印良品在中國利潤首跌、售價5年間11連降的傳聞刷屏,盡管很快被官方否認,消費者卻不怎么買賬;今年,焦點轉移到美國,這次比降價更嚇人,直接申請了破產保護。

無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計畫在公告中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MUJI U.S.A門店被迫關閉,業績暴跌,而高額租金等成本也雪上加霜,使公司利潤迅速惡化,負債已經達到6400萬美元。

MUJI U.S.A發布的重組通知。

針對此事,良品計畫一再強調,此舉并非“破產”而是謀求重組,其間業務正常進行,且不會影響到其他地區的經營,但在聽膩了無印神話的消費者眼里,“破產重組”和“破產清算”并沒有多大區別。

僅僅在幾年前,無印良品還享受著春風得意的好時光,海外戰場捷報頻傳,其前社長松井忠三經常要回答這樣的問題:“為什么無印良品在海外發展得如此順利呢?”

時過境遷,今天的松井忠三再站上講臺,要回答的已經是另一個問題了。

不以打折促銷吸引顧客的高冷姿態已成往事,“折扣季”的廣告牌正明晃晃地掛在無印良品微博首頁上。/@無印良品MUJI

無印良品的美國往事

黯然重組的美國MUJI,當年也是意氣風發被“請”過去的。

2001年,無印良品收到了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的邀請,希望他們能在博物館商店里銷售,因為MUJI有著“考究的設計和對環境友好的產品”。

松井忠三回憶,這份邀請讓當時的員工們非常吃驚:“是那個MoMA嗎?”

彼時,無印良品剛從90年代的低谷中緩過氣來。MoMA在全球范圍內都有著不俗的影響力,他們的認可和邀請,對計劃重振海外雄風的無印良品而言,無疑是一劑強心針。

經過三年的考察和準備,無印良品的美國新征途從MoMA館內一角開始,銷量喜人,口碑頗佳。2007年,MUJI紐約一號店正式開張,紐約人民排隊相迎,形勢一片大好。

松井忠三在《無印良品世界觀》一書里寫道:

據說還有一位顧客拿著我們的馬桶刷感嘆:"我之前的日子都是怎么過的?"原來那位顧客只見過又大又笨的馬桶刷,從來沒見到過小而精致,甚至帶蓋子的同類產品。

第二年,MUJI又開了三家店,不想迎面撞上金融危機,營業額暴跌。松井忠三并沒有放棄,又在美國守了三年,恢復盈利后,繼續開更多的新店。

再回首恍然如夢。如今MUJI在美國有19間門店,盡管公告中說申請破產是受疫情影響,但在疫情之前,美國MUJI就已經生存艱難,過去三年一直在虧損,僅去年一年就虧掉1000萬美元。從財報上來看,疫情只不過是MUJI美國敗局的催化劑而已。

美國MUJI5月份發布的門店恢復營業的海報。/MUJI

《無印良品世界觀》一書是松井忠三卸任之后所寫,于2017年出版,頗有點功績回憶錄的意思??峙滤矝]想到,短短三年時間,被追著問“海外發展為什么這么成功”的MUJI,就一路滑落到如今地步。

今天的美國人為什么不喜歡MUJI了?或者說,美國人為什么不喜歡MUJI?這兩個看似相似的問題,背后的認知并不相同。

在敗局顯露端倪之前,無印良品高層和全球各界媒體,都對其海外戰況感到滿意,甚至崇敬。美國MUJI的營收雖然不大,但在松井忠三的書中,這是一片大有作為的土地。

神座沉淪之后,人們才恍然驚覺,那些光環不是我們自己看見的,是從報紙上、演講上看見的。

美國MUJI網站上的照片,仿佛是給日本模特硬P了兩張西方臉。/MUJI

同樣是自由的美學,美國人想要的自由,是釋放欲望的自由,無印良品的自由卻是克制欲望的自由。他們的精神的確有相通相融之處,但或許還沒到能夠融合兩地文化的程度。

松井忠三的書里提到一個小細節,國外的店員不像日本的員工那樣“聽話”。服裝亂了不會馬上去疊,即使社長命令也會有抗拒心理,日式的笑臉迎客很難普及,店員甚至面無表情應付工作。

“在海外,日本企業依舊被要求著日本式的服務。”無印良品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他們在當地員工培訓上下足了功夫,使其行為不會破壞當地客戶對MUJI的想象。

這被認為是很敏銳的洞察,但或許也很片面。正如無印良品一直期待的,他們賴以生存和引以為豪的是“死忠粉”,是那種在MUJI買過一支筆,就再也不想用其他品牌的筆的客戶。然而,在耕耘海外市場的時候,無印良品首先滿足的并不是“買一支筆”的期待,而是當地人對日本企業的期待。

這些被吸引的客戶,走進MUJI門店的動機,是為了聽一句“歡迎光臨”,為了感受低頭說話的日式服務精神,而不是進來找一支筆。

就像那些服務員會當場反駁社長命令一樣,他們希望享受日本服務,卻不甘于做日本式的服務員,對于美國人而言,MUJI的觀賞價值,或許遠遠大于使用價值。

無印良品希望與全世界共通一種哲學理念,但并非所有文化都有接受這種哲學的動力。/MUJI

別問,問就是無印風

同樣是日本品牌,同樣倡導簡潔、回歸本質,同樣進行全球化戰略,優衣庫和無印良品時常被一起報道和比較。

作為海外布局的主陣地,在中國,優衣庫有700多家門店,無印良品則有200多家。數字的差異與兩個品牌的形象定位差異一致,畢竟,中產輕奢,自然不能與平民衣柜等量齊觀。

相比之下,優衣庫的確更像個老百姓的賣場。/圖蟲創意

松井忠三無疑是“無印哲學”的代言人之一。在他看來,“海外迅速擴張”并不是無印良品的目標,雖然門店很多,但跟優衣庫這樣的企業比起來,“無印良品的開店速度絕對說不上快”。

“或許會有人認為‘MUJI在海外的發展沒有優衣庫好吧’,但我們卻覺得‘這樣就好’。這種速度甚至可以說充滿了無印良品的風格。”

言談之中,不難看出松井忠三對無印良品的自信。

在美國MUJI破產重組之時,中國的MUJI正如饑似渴地開店。“充滿無印良品風格”的開店速度,如今還在嗎?

站在消費者的角度,開店速度和數量,似乎并非比較這兩家日本企業的標準。兩個企業的差別其實顯而易見,在日本平易近人的MUJI,出海就變成了中產階級的咖啡因,而優衣庫的海外形象,卻與其日本本土形象很是接近。

《三聯生活周刊》在年初一篇文章中提到,與無印良品在中國的頹勢相比,一直走平價路線的優衣庫順風順水,中國市場收入與利潤增長都在20%以上,其掌門人柳井正隨之躍為日本首富。

跟優衣庫比起來,今天的無印良品輸掉的不只是門店數量、業績增長,還有人心。

設計是無印良品名揚四海的原因,極致的細節與工藝,對產品功能的去冗存精,都令人著迷。外界常用極簡主義來形容無印良品的風格,對此,松井忠三并不認同。

無印良品并不是極簡主義,而應該稱為以質樸為主旨的減法美學;并不是將過剩的東西控制在最小限度或全部消除,而是通過對自然素材和性能的追求達到質樸。也就是說,并不是為了簡約而簡約,而是以哲學理念為根基的簡約。

非常動人的理念。在這樣的公司里,那些沒有印花的衣服、觸手舒適的被單、簡約實用的杯盤碗盞,都必須肩負起傳達無印哲學的使命。但事實是,一個匠人可以保持數十年的專注,一個公司卻往往不行。

松井忠三特意在書中提到了MUJI的條凳。中國的老舊條凳,在MUJI設計師眼中,隱藏著“可以替代任何東西”的可能性,于是,他們把這種凳子變成了餐椅、庭院椅或置物架。

因價差而著名的MUJI條凳,日本售價10000日元(約合人民幣666元),中國售價1000元。

不料,這條源于中國的凳子,在中國引起巨大反響的原因不是傳統家具的復興或再創作,而是1000元人民幣的售價。對于一個普通的中國家庭而言,1000元人民幣,可以把單獨的餐椅、庭院椅和置物架都買齊。

一條凳子引發的網絡討論,還延伸到了無印良品的其他產品上,爆款襯衫值不值300多元?直角襪真的無可替代嗎?除了無印良品,還有何處能買到懶人沙發?

這個問題在知乎上引起了6000多人關注,有83萬多瀏覽。/知乎截圖

原研哉用“空”來形容無印良品的設計風格。但顯然,不想再陪MUJI玩審美游戲的消費者,越來越多。那象征著高級和無限想象的“空”,終于在中產泡沫破滅時,變成了“空洞”。

這條可以“替代任何東西”的凳子,也能被任何東西替代,事實上,這也是無印良品最大的危機——能替代MUJI的品牌,越來越多了。

在日本賣生活,在海外賣“日本”

“有理由的便宜”曾是無印良品的響亮口號,憑借物美價廉的定位,這家公司迅速打開了市場。但當更便宜的品牌出現之后,無印良品不再獨特,松井忠三決定將這個理念升級,提倡“不要‘這樣才好’而要‘這樣就好’”,要從“樸素中孕育豐盈”。

結果恰恰相反,MUJI在海外的品牌形象,不是“這樣就好”,而是被中產幻夢炒作出來的“這樣才好”。

昂貴的地段、華麗的門面,已經沒有理由相信它便宜。/圖蟲創意

高端商場的店鋪選址,驅逐低收入人群的吊牌價格,冷淡又高貴的獲獎海報……這不是在樸素中孕育豐盈,這是給豐盈的野心蓋上一層輕盈的、名為樸素的面紗。

就像是在告訴你:去沃爾瑪不好,去宜家不好,去批發市場不好,去購買昂貴的定制也不好,就只有來這里,才好。

在日本,無印良品賣生活本身,是細碎的香菇片、風力更遠的小電扇、用不壞的香薰機;走出國門變成MUJI,它販賣的就是“生活方式”,是在高級公寓里布置出日式家居的爽感,是在街頭那些俗不可耐的亮片印花中穿著無logo但小貴的衣服的優越感。

酒店也是無印良品生活哲學的一環,體驗這種哲學要千元起。/圖蟲創意

無論是被視為“世界觀形象店”的海外旗艦店,還是商品海外與本土定價的差別,都能看出來,無印良品深諳“賣生活”和“賣生活方式”的區別,走出國門的MUJI,并不關注外國人的生活本身。

侘寂文化、東方美學、日本精神,當MUJI來到海外的時候,它并不只是一間店鋪,它的身上還帶著所有日本印象的烙印,它來自遠方的禪意、遙遠與神秘,都在被審視與觀賞。

高光時刻,優衣庫不被視為無印良品的競爭對手,因為“那只是服裝領域”,宜家也不是競爭對手,因為“那僅限于家具雜貨部分”。“從來沒有哪個企業能在所有品類上與無印良品競爭,擁有‘在衣食住所有方面提出獨特生活態度’這一商業模式的企業只有我們一家。”

然而日本人的生活不可能成為美國人的生活,也不可能成為中國人的生活。獨一無二的生活態度是無法全球復制的,這注定了無印良品在海外的扭曲、變形。

吃飽了飯的人,需要一點不俗的品位。/圖蟲創意

比起美國人,中國人對MUJI的感受其實更復雜。前者觀賞而不使用,后者卻時常在向往、欣賞的同時,帶著天然的傲慢:“這種美本來源于我們。”

1980年成立的無印良品,今年剛好40歲,上世紀末的經濟增長與衰落,給了它生根發芽的土壤。進入中國時,無印良品對中國消費者的印象還是“鐘愛華麗事物”,最終他們發現,不用擔心,正處于經濟增長時期的中國人,就像當初飽食了鐵板燒與鵝肝醬的日本人一樣,急需一張不庸俗的標簽。

乘著日本文化流行的東風而來,澎湃生長的中產群體成了無印良品肥沃的菜園子。不過,在兩個社會越來越接近、越來越彼此了解之后,風口也就到了消失的時候。

“拜無印教”風頭正盛之時,曾與無印良品合作過的日本設計師山本耀司,是為數不多提出過質疑的人之一:

有些人認為穿著設計師服裝,看起來自我表現欲太強,很蠢。他們又不太介意品牌,于是就衍生出一種不要牌子、只要品質的消費需求……起初我覺得這點子很了不起,是個聰明的牌子。但是后來接觸了之后,覺得跟其他的品牌也差不多。

做隱者反倒成了網紅,那么隱者跟網紅其實也差不多;憤世嫉俗反而受俗人追捧,那么你跟俗人也就差不多。

當“無印”成了最顯著的“印”,無印也就只是個商業社會的印罷了。

責任編輯:ERM52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被公连续侵犯中文字幕| www.夜夜操.com| 欧美一级做a影片爱橙影院| 你懂的在线视频| 东京一本一道一二三区| 日韩黄色片网站| 亚洲日产2021三区在线| 陪读妇乱子伦小说|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高清在线| a级情欲片在线观看hd| 成人在线播放av|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桃| 欧美性a欧美在线| 四虎成人免费观看在线网址|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凹凸| 国产精品视频h|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一|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 91麻豆爱豆果冻天美星空| 奇米影视7777久久精品|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免费| 日本成aⅴ人片日本伦| 亚洲视频在线精品|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丝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84pao强力打造|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亚洲最大黄色网站| 老子午夜精品我不卡影院|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的| 国产精品揄拍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精品丝袜黑色高跟鞋| √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8下载| 扫出来是很污的二维码2021|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日韩免费视频观看| 亚洲理论电影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