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脫離線下模式 房抵貸過程費時費效
眾所周知,房抵貸可以說是各種貸款方式里面體驗最差、時效最慢的,反復跑、材料多、環節多、時效慢的問題長期被詬病。
舉例來說,假設一家小微企業或者創業者,在疫情期間非常看好飛速發展的電商。希望通過抵押貸款的方式快速獲得資金支持,但他卻需要在疫情中與金融機構進行至少四次見面接觸,包括抵押房產勘察、企業經營勘察、支行簽約,不動產中心辦理抵押等等流程。期間企業主需要準備至少19份材料,進行14天的等待——而這對于稍縱即逝的商機來說,顯然是致命損失。
技術升級化解尬境 平安普惠全線上抵押貸款上線
目前,對于金融信貸領域房抵貸過程中費時費效問題,雖然多地政府、銀行都已經在做出努力嘗試突破,但囿于種種原因,房抵貸距離全線上化的操作體驗始終還差臨門一腳。為解特殊時期小微企業及消費者急用資金燃眉之急,5月30日起,平安普惠率先在鄭州上線有抵押線上全流程金融服務。這個業務超越國人金融常識的地方在于,它將原本需要14天左右的抵押貸款流程,壓縮在短短3個小時內就能完成。
從平安普惠有抵押線上全流程技術產品細節來看,其亮點全是圍繞“線上化”來展開。不見面、零跑動、在線申請、在線簽約、最快3小時放款等。客觀而言,這些體驗確實顛覆了行業對房產抵押貸款的既往認知,最大化改變了金融場景與普通人之間的距離,在助力消費者獲得更便利、快捷、高效生活中邁出了有力的一步。
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幫助許多急需資金支持的消費者們,成功渡過難關。14天到3小時的時差、0見面、瞬時貸、7*24小時無接觸服務……這一切讓我們感受到金融+科技的力量,那平安普惠是如何在科技賦能下完成新一輪的價值飛躍的?
三大環節齊助力 帶來高效安全新體驗
業內資深人士指出,平安普惠的全線上抵押貸款,其技術邏輯有兩個支撐點:通過大數據系統的對接,代替傳統意義上資料錄入與資質審核;通過AI技術的多場景應用,將原本需要線下完成的對接轉移到線上。
平安普惠將AI與大數據的能力貫穿在三個主要環節,構成了高效與安全的新平衡:即AI房產估值,實現比專人線下審核更全面客觀的估值能力;智能化在線風險初篩,通過人臉識別、活體識別、微表情識別、AI相面、聲紋識別等技術輔助人工手段,將初篩經驗、智能化手段與人工判斷融合,達成用戶體驗與風險初篩準確性的雙向保證;異地同步在線簽約,最大化提高金融信貸服務效率。
科技+金融雙驅動 擁抱“互聯網+”時代
在消費金融市場邁向快車道發展的當下,平安普惠堅守定位、審時度勢,精準發力,結合金融消費主體需求,推出依托互聯網大數據體系、全流程電子化操作的有抵押線上全流程金融服務,滿足了小微企業、消費者對金融服務安全、便捷、快速的需求,這也是平安普惠以大數據和金融科技為引擎,主動擁抱“互聯網+”時代,運用金融與科技雙融合為用戶提供“便民、親民、惠民”金融服務的重要體現。截至目前,已有數以萬計小微企業或個人成功使用平安普惠特有的金融服務以補充收入,解決生產、生活問題,提高生活質量,大多數人都獲得了滿意的體驗。
此次平安普惠落地的全線上抵押貸款,就可以看作此前平安普惠在半線上抵押貸款的升級版。當技術+金融的底座搭建完成后,新技術的進步與新場景的融入,會變成自然而然的過程。對于科技與金融場景的融合,始終是平安普惠的產業追求。一直以來,平安普惠都從業務場景需求出發,集合平安集團內外的各種優勢技術資源,將各種成熟技術整合應用,快速實現業務流程革新。
未來,相信平安普惠將通過模式創新和科技助力,借助專業分工、優勢協同,為小微企業及消費者帶去更便捷、快速的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