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地鐵發布《首都智慧地鐵發展白皮書》。未來,一批新技術將在北京地鐵應用推廣,包括安檢、檢票有望“合二為一”,攜帶小包的乘客或無需進行安檢即可進站乘車。
據介紹,北京地鐵目前雖然已經進入大規模網絡化運營新階段,基本滿足了乘客“走得了”的出行需求,但和乘客日益增長的更高層次美好交通需求還存在較大差距,這給北京地鐵運營服務提出了新的要求。
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魏運介紹,目前北京地鐵正在研究安檢與檢票環節“合二為一”。通過研發安檢—檢票一體化新型快速安檢設備,乘客在通過安檢時就可以完成刷卡掃碼,無需再次過閘機,可提高通行效率。基于乘客信用體系的安全認證技術,未來攜帶小包的乘客或無需進行安檢即可進站乘車。
除智慧安檢外,未來的智慧地鐵還將包括智慧導航、智慧便民等功能。站內智能微導航將以地鐵三維立體圖為基礎,通過乘客手持終端設備,實現站內“定位”“搜索”“導航”“路徑規劃”等功能。列車可以進行車內照明、溫度等智能控制和智能車窗信息互動功能。此外,乘客還可在地鐵站享受無障礙預約乘車、物品借存及閃送等服務。
根據白皮書,到2025年,將實現首都地鐵重點功能場景的智慧化,到2035年,實現首都地鐵全方位智慧化,建成適應首都超大城市現代化的智慧化骨干交通系統。
目前,北斗衛星導航正在北京地鐵的部分車站試點。魏運介紹,北斗主要實現在地下封閉空間內,精準定位多路徑困擾下的人和物,能夠實現空間數字化構建,較好地實現未來乘客導航,包括全方位的掌控、狀態的感知和采集。
同時,5G也將運用到地鐵運營管理中,實現高通量的數據傳輸,解決許多現有網絡下無法實現的信號、信息實時傳輸問題,如實現車輛和地面之間的實時視頻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