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全球乳業五強伊利攜旗下液態奶、奶粉、酸奶等九大產品亮相,集中展示全球合作的最新成果。
作為健康領域的龍頭企業,伊利集團副總裁趙昕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乳品行業作為橫跨第一、二、三產業,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也將在這個重要的歷史窗口期迎來下一個黃金發展期,一方面奶業振興發展有了巨大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另一方面也為行業在國際市場崛起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在今年國家的多個重要會議中,“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被反復提及,在實現“雙循環”目標過程中,趙昕介紹,伊利是全球乳業五強、亞洲最大乳企,一直積極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為國內外消費者帶來更多更好的健康產品。
談到伊利的企優勢,趙昕認為主要有以下四點:
其一是全球資源優勢。依托在全球范圍內構建的全產業鏈綜合優勢,伊利將加速全球市場產業鏈優質資源流動,實現更好的資源配置。
其二是質量標準優勢。不僅樹立了“伊利即品質”的企業信條,還打造了質量管理的“三條線”。在國標線的基礎上,提升50%的標準制定了企標線;在企標線的基礎上,又提升20%的標準制定了內控線。
其三是創新研發優勢。伊利在亞洲、歐洲、北美洲等地均建立了全球頂尖的研究平臺,打造“全球智慧鏈”,進一步提升全球市場的科研水平。
其四是品牌效應優勢。目前,伊利在新西蘭、泰國、印尼等國家已完成產業布局。未來,伊利將推進全球合作的全面深入,充分利用全球品牌優勢,實現當地規模化生產。
在全球化大趨勢下,“雙循環”發展新格局是大勢所趨。對此,趙昕表示,為了給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伊利在精準洞察消費需求的同時,不斷加強全球合作,通過智慧融合、產業鏈融合、市場融合,構建“全球健康生態圈”,引領全球乳業共享“中國機遇”。
一是加強智慧融合,構建創新高地。多元的需求,需要持續的創新。近年來伊利在荷蘭、新西蘭等全球區域打造多個創新中心,構建“全球智慧鏈”,深入研發創新。比如,伊利和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強強聯合”,研究中西方母乳差異,為提供滿足中國寶寶營養健康需求的嬰幼兒配方食品不懈努力。
截至2019年底,伊利全球專利申請總數、發明申請總量已位列世界乳業第三。
二是促進產業鏈融合,集聚優質資源。伊利在新西蘭等地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建設大洋洲生產基地等海外項目,通過產業鏈融合來滿足消費者更高品質的需求。這次進博會上,伊利展示的金典新西蘭純牛奶、金領冠睿護等,都是產業鏈融合的結晶。
三是深化市場融合,推動互惠共贏。面對龐大的中國消費市場,伊利致力于開展全球互惠共贏合作,深化市場融合,共享市場機遇。比如,我們通過“并購+自建”的拓展模式快速形成了東南亞的泰、印雙中心布局,向整個泰、印市場甚至整個東南亞市場提供更高品質、更豐富的乳制品產品。
目前,伊利的合作伙伴已遍及5大洲,分布在33個國家,他們都是“全球健康生態圈”建設的核心力量。
據悉,今年是伊利連續三年參加進博會。在前兩屆進博會上,伊利不僅與全球知名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新產品開發、技術革新和食品安全等領域進一步深化了合作,取得了全球乳業合作的新成果。
趙昕表示,今年,伊利第三次次來到進博會,將金領冠睿護、金典新西蘭純牛奶等9款產品展現給全球消費者,想通過這些整合全球資源、深化全球合作、共筑世界品質的成果,讓世界看見中國乳企的實力和誠意。
談及愿景,趙昕表示希望通過本屆進博會,再次擴大“全球朋友圈”,加快構建“全球健康生態圈”,推動2025年進入“全球乳業前三” 的中期目標及2030年成為“全球乳業第一”的長期戰略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