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十四五”產業布局路線圖正密集浮現。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浙江、湖北、海南、江西、四川、吉林等逾10個省份相繼出爐地方“十四五”規劃建議。記者采訪發現,圍繞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各地紛紛圈定發力重點領域,其中,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成三大主線,包括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生物醫藥產業等在內的一批萬億級產業集群有望加速崛起。
在專家看來,“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要起好步開好局。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對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具有巨大引領帶動作用,將成為“十四五”時期地方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這為未來一個時期我國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四川要在現代化建設進程中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產業是核心支撐,創新是關鍵動力。”“產業升級和發展規律表明,塑強現代產業優勢,很重要的就是培育優良產業生態。”“加快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領域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
四川、山東、上海等地方政府相關負責人在做“十四五”規劃建議說明時,“產業”無一例外成為關鍵詞。
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地方正加快繪制未來五年的產業布局路線圖。
值得注意的是,在地方開啟的產業發展新賽道上,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成為地方布局的三大主線。
比如,上海明確提出,深入推進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湖北提出,加快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先進制造業主導、現代服務業驅動的現代產業體系。
基于地方特色和產業優勢,一批萬億級產業集群也將蓄勢崛起。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不少地方在“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提出“制造業立市”“制造強省”。圍繞發展先進制造業,浙江提出,實施產業集群培育升級行動,打造數字安防、汽車及零部件、綠色化工、現代紡織服裝等萬億級世界先進制造業集群;湖北提出,發揮汽車整車產能和零部件配套優勢,打造萬億級汽車產業集群;黑龍江也提出,健全振興先進制造業政策體系,加快培育先進制造業萬億級產業集群。
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發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