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背景下的養老金融展望暨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成立五周年年會在北京順利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主辦,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承辦,新浪財經在線同步直播。來自養老行業相關的政府部門領導、專家學者、業界機構等數百名嘉賓,值此“十三五”收官與“十四五”開局之年,齊聚一堂,共商養老金融行業發展大計,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養老金融工具來落實國家戰略和助力養老產業發展。
本次年會得到了論壇成員、研究員和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和大力支持,同時還邀請了多位特邀嘉賓,包括中國社會保險學會會長胡曉義,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副局長陳浩,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養老金管理部主任陳向京,貴州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葉凱,中國期貨業協會會長洪磊,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副會長鐘蓉薩,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秘書長商敬國,中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竇玉明,建信養老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總裁曹偉,華泰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華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兼CEO楊平,宜信財富、宜人財富聯席總裁尚筱等。出席本次年會的論壇核心成員包括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中國社會保險學會副會長唐霽松,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金維剛,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秘書長、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授董克用,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規劃研究部主任武建力,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云,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汪泓,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黨俊武,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郭樹強,長江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蘇罡,建信養老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創建人、首任總裁馮麗英,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首席經濟學家姚余棟,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熊軍,興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顧衛平,大家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熔,匯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婁焱,中國社會保險學會養老保險專委會主任委員周紅,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李珍,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胡繼曄,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浙江大學教授米紅等。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政府部門代表、知名高校的教授學者、以及行業機構的專家代表出席了本次會議,聚焦養老金融行業發展新動態。
會議伊始,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金維剛和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郭樹強分別代表主辦方和承辦方致歡迎詞。
隨后會議進入論壇成立五周年總結回顧和慶典環節,與會嘉賓共同見證了論壇成立五年來的發展歷程。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秘書長董克用教授對論壇五年來的工作做了總結回顧。經過五年的發展,論壇形成了涵蓋老、中、青三代的成員團隊,成員機構遍布銀行、基金、保險等各個行業;五年來共舉辦了六十余次各類會議,主題涉及養老金金融、養老服務金融和養老產業金融等多個領域;此外,論壇在研究成果、國際交流、宣傳合作等方面也成果豐碩。未來論壇將在更高層次和更深維度搭建交流平臺,促進養老金融和養老產業的融合,拓展養老服務金融的新格局。今后五年,論壇將在做好養老金金融的同時,也要把更多力量擴展到金融支持養老產業和金融服務業上去,加強國際交流,引進國際經驗,對外講好中國故事。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金維剛,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秘書長董克用,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中國社會保險學會會長胡曉義,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養老金管理部主任陳向京,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副會長鐘蓉薩,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云,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首席經濟學家姚余棟代表論壇成員和與會嘉賓開啟了五周年慶典儀式,祝愿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能夠繼往開來、揚帆起航。
接下來會議進入主旨演講環節,中國社會保險學會會長胡曉義,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養老金管理部主任陳向京,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副局長陳浩,中國社會保險學會副會長唐霽松,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副會長鐘蓉薩,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云,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熊軍先后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胡曉義會長的主旨演講題目為“落實5個定語,健全養老金制度”。他從“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和“多層次”等五個方面,深入系統地分析了中國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方向。他認為,“覆蓋全民”意味著增數量、更求質量;“城鄉統籌”意味著“先協調、再求歸攏”;“公平統一”意味著“明理念、強化規制”;“可持續”意味著“增收節支、廣辟資源”;“多層次”意味著要“夯實基本、接二連三”。他建議,未來要面向全民,啟迪養老保障意識,推動養老保險法制化進程。
賈康院長的主旨演講題目是“積極推進養老金第一支柱全社會統籌機制建設”。他認為,在當前省級統籌模式下,養老保險資金分散在全國30多個“蓄水池”中,資金的再分配功能有限。實現養老保險全社會統籌、使養老保險資金進入一個“蓄水池”、擴大全國統一市場之后,能夠以更大的包容性來均衡銜接不同年齡結構和區域之間“用水”的時間差異,在統一各地繳費率標準、降低社保繳費負擔等方面具有積極的正面效應。他提出,實施養老保險全社會統籌之后,可以通過精算計算出降費的空間和余地,進而直接回應社會強烈訴求,有效減輕企業的繳費負擔。這對于當下進一步擴大內需、調動企業內在積極性,促進內循環為主體雙循環蓬勃發展而言具有重要意義。
陳向京主任以“養老金投資管理模式的選擇”為主題發表了主旨演講。她認為,隨著投資收益對基金積累的貢獻與日俱增,養老金投資管理在整個社保體系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養老金投資管理是一個系統管理過程,需要根據不同養老金政策、制度和投資環境來確定不同投資管理模式,并在不同投資框架和決策機制下確定不同的投資策略,以獲得與資金性質相匹配的投資收益率,實現保值增值的目標。
陳浩副局長以“中國人口轉型”為主題發表了主旨演講。他首先分析了世界人口轉型的四個階段和轉型結果,然后總結了發達國家應對人口轉型的三點教訓,一是低估了人口的作用,二是搞不清人口與經濟增長的關系,三是高估了人類應對老齡化和少子化的能力。具體到我國的人口轉型,他認為我國的人口轉型不同于發達國家,具有人口轉型更快、老齡化更嚴重的特點。最后,他從生育為本、養老為輔,重視儲蓄和投資,推進養老改革等方面提出我國應對人口轉型的改革方向。
唐霽松副會長的主旨發言題目是“回顧過去 展望未來,加速推進養老金融服務體系建設”。他首先總結了“十三五”期間我國養老金融發展的成就,主要體現在制度建設日益完善、基金保值增值成效顯著、劃轉國有資本取得突破性進展、全行業能力建設得到明顯提升、基金監管不斷向縱深推進、養老金融行業助力扶貧攻堅力度空前、業內學術交流與宣傳取得積極成果等7個方面。展望未來,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是要進一步優化結構,推動三支柱協調發展;二是要進一步完善養老基金投資政策;三是要進一步填補投資運營的政策空白。
鐘蓉薩副會長的主旨演講題目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共筑‘老有所養、老有所依’中國夢”。她結合基金業服務養老金的經驗,認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一是實現“有所養”,要充分發揮投資管理的作用。為此,需要轉變投資理念、完善投資運營模式。二是實現“有所依”,要全面推進個人養老金體系的建設。具體而言,需要從做好投資者教育、做好專業投資、做好全流程客戶服務等方面做好投資。三是“老有所養、老有所依”中國夢的共筑,需要養老金體系化的持續推進。制度的推進要在實踐中完善,需要養老金工作者們的持續長期努力。
曹德云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認為,逐步走向長壽時代是改革開放經濟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穩步提高的具體體現,但與長壽時代相伴隨的老齡化和少子化問題也給我國養老保障帶來極大的挑戰。他認為,養老金融產品作為養老金融市場的核心和基礎,具有產品長期性和持續性、收益適度性及穩定性、安全性、資產配置的穩健長期性、普世性和普及性、多樣性等六大特征。當前,我國養老金融發展仍處在初級階段,借鑒發達國家在養老金融需求、國家政策支持、優質產品供給、消費者參與等方面的經驗,他從強化公眾養老規劃意識、加強頂層設計與科學規劃等方面提出我國養老金融的發展建議。
天弘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熊軍對養老金管理提出四點投資建議。第一,明確長期投資目標,同時考慮清楚長期收益目標與波動風險的匹配關系,制定合理的風險政策。第二,長期投資要有明確的錨,錨代表了承擔風險的能力或對風險的容忍度,沒有錨的投資行為會隨波逐流。第三,要識別不可逆損失風險情形。第四,要提高主動投資能力。從養老金角度,長期收益由兩塊構成,一是錨所代表的回報,其他部分是在投資管理過程之中由管理人和受托人給創造出來的,其回報水平由投資能力決定。
一直以來,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秉承著“為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為行業發展搭建交流平臺、向媒體大眾傳播專業知識”的宗旨,在中國養老金融發展過程中不斷凝聚各方智慧。本次峰會打造了一個養老金融行業內部的高端對話平臺,對匯聚各界智慧、引領創新議題、分享優秀的養老金管理理念和經驗具有重要意義。峰會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