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署5日發布公告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審計署組織對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30個中央部門、7家金融機構開展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重點審計了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減稅降費、清理規范行業協會收費、鄉村振興等方面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還對以往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進行了檢查。此次抽查了980個單位,涉及資金1585.2億元。
審計署財政審計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政策落實方面,相關地區和部門采取措施穩步推進賬款清理工作,但也發現一些地區和部門存在未完成清償計劃、清欠臺賬不準確等問題。主要包括部分地區未完成清償任務、虛報償還金額等,還有部分地區和部門清欠臺賬不準確,將無分歧賬款按有分歧賬款上報或刪除,甚至新增欠款。
在減稅降費等政策落實方面,審計發現一些地區和部門存在轉嫁費用、行業協會違規收費等問題。這主要有一些地區和部門轉嫁費用、未按規定減免費用、違規開展中介服務等,涉及金額1248.95萬元;部分行業協會違規收費2615.28萬元。
在鄉村振興政策落實方面,發現部分地方在落實落細鄉村振興政策措施和提高項目資金績效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有3個省份的6個縣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進展慢、質量不達標或設施設備閑置;7個省份的12個縣糧食產后服務項目建設進展慢、質量不達標或未發揮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