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農業農村部統一部署,2020年北京市選擇在基礎條件較好的房山區開展肥料包裝廢棄物回收試點。北京市土肥站、房山區種植技術推廣站在全面調查分析肥料包裝廢棄物回收現狀問題的基礎上,制定工作方案、做好頂層設計,整合社會資源、建立回收網絡,在4個鄉鎮開展試點工作,全年完成肥料包裝廢棄物回收20多萬個。通過一年的試點,形成了專業化回收模式,探索了有效的補貼機制,為全面開展肥料包裝廢棄物回收工作提供了典型范例。
整合社會資源,組建回收網絡。2020年肥料包裝廢棄物回收試點在4個鄉鎮實施。經過調研,選擇北京益田生態農業技術有限公司具體承擔回收工作。該公司是一家農業社會化服務企業,主要開展土壤改良培肥、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等專業化服務,還承擔過農膜、農藥包裝回收項目任務。房山區種植業推廣站依托該公司,在全區23個農業鄉鎮建立了192個回收網點,統籌開展肥料、農藥包裝廢棄物和廢舊農膜等回收。通過整合社會資源,實現專業化回收和綜合性服務,提高了工作效率。
創新回收模式、健全補貼機制。經過認真調研,建立三種回收模式:一是種植大戶回收,針對種植大戶建立回收點,由使用者對肥料包裝廢棄物進行回收。二是園區收集回收,在規模較大的種植園區建立回收點,由園區統一收集回收。三是銷售網點回收,在農資銷售門店建立回收點,進行定點回收或在購買農資時折價回收。回收點的包裝廢棄物由回收公司定期清點、打包、集中存放和處理。經過成本核算和溝通協商,確定了肥料包裝廢棄物回收補貼標準:農戶回收補貼為0.15-0.20元/個,回收網點補貼為0.1-0.15元/個,回收企業收集、運輸、存儲、處理等補貼為0.3元/個,總計0.6元/個。一年的實踐證明,建立多種回收模式和統一、透明、合理的補貼機制,有效激發了使用者、回收者、處理者的積極性,有利于推動工作長效運行。
開發信息系統、實現全程管控。為提高回收工作效率,市、區土肥部門會同回收企業,開發了基于移動互聯技術的“農業廢棄物回收管理系統”。該系統能夠對房山區192個回收網點進行信息化管理,配備手持式移動終端設備,現場登記廢棄物回收品種和數量,打印和掃描二維碼,實現一碼全程跟蹤管理。采用醫用廢棄物收集袋和一次性封口條,保證收集、運輸和儲存過程中密封安全。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實現了回收點管理、回收作業、倉儲、處置信息采集的無紙化,全程可追蹤溯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質量,同時為大數據分析、信息共享和增值利用奠定了基礎。
強化宣傳推廣、促進源頭減量。在試點工作中,市區兩級強化宣傳,編印發放宣傳單1000多份,回收人員統一著裝,車輛噴涂宣傳標語,結合回收開展宣傳,提高農民對肥料包裝廢棄物回收的認識。積極引導農戶使用易回收處置或可降解的肥料包裝物,逐步淘汰、替代鋁箔包裝物。鼓勵肥料生產企業針對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組織、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使用大容量包裝,減少廢棄物產生,減輕回收壓力。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宣傳和服務,基于對回收數據的分析,掌握當地使用的肥料品種、類型等,加快科學施肥、新型肥料等技術推廣應用,促進肥料利用率提升和包裝廢棄物源頭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