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喝口熱水暖暖,真是太感謝你們了。”新年伊始,浙江省武義縣氣溫驟降,位于南部山區的大溪口鄉暴跌至零下7℃,溪口村里幾位黨員干部脫下厚重的外套,正在村民鄭梅央家門口和水泥、清理房屋周邊雜物,幫助其補漏加固。
“村級組織換屆后,我們對全村低收入家庭進行走訪,在走訪中發現村民鄭梅央家的泥土房有漏水、墻體開裂等情況,通過建設住房補助等幫扶機制,幫她爭取2萬元用于修繕住房,讓他們能安全、溫暖過冬。”武義縣溪口村黨支部書記廖偉祥說。2020年11月以來,武義縣鎮村兩級1.4萬余名黨員干部通過聯系服務群眾機制,全面開展疑似危舊房再排查,“一戶一卡”明確解危方式和責任人,為251戶困難群眾實現住房救助。
據悉,武義縣新一屆村社黨組織班子把抓黨建促脫貧作為首要任務,為低收入群體提供全方位“紅色保障”,通過暖冬、安居、增收“三大行動”,幫助全縣低收入群體溫暖過冬,安心過年。
干部干得火熱,群眾的生活才能越過越旺。去年11月以來,通過“戶戶有干部、每周有走訪”黨員干部走訪慰問活動,建立縣鄉村三級結對幫扶機制。“這是一點油和米,還有一床過冬棉被,有什么困難記得聯系我們。”在柳城畬族鎮縣后村殘疾低保戶涂旭明家,新一屆村黨組織班子為其送上扶貧物資。新干部帶來“心服務”,著眼于小事、實事,“兜”住最困難群體,“保”住最基本生活,用點滴幫扶溫暖他們的心坎。
產業是致富的基石。新宅鎮柘坑村利用村內傳統辣椒產業和優美的生態環境,創建了“虹禾谷”品牌,將辣椒醬通過電商遠銷全國各地,同時積極發展鄉村旅游,摘掉了省級經濟薄弱村的帽子。“通過村里的辣椒產業和鄉村旅游,把興旺的產業帶到鄉村,讓農民在家門口就有持續性、穩定性的收入。”該村黨支部書記呂新受說。新一屆村“兩委”班子上任后,將村內老宅改造為營地服務中心,并將錯落有致的農房修整為少數民族特色農家樂,幫助村民解決就業崗位30個,人均增收2000多元。
2020年,武義縣還面向農村舉辦了16場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惠及2082人,其中,食用菌產業扶貧等項目,幫助全縣550余名低收入農戶實現家門口就業,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一個也沒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