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上證指數收盤報3503.49點,跌2.05%;深證成指報14416.06點,跌3.46%;滬深300報5280.71點,跌3.15%;創業板指報2851.87點,跌4.87%;;上證50報3708.66點,跌2.85%;科創50報1324.16點,跌2.59%。今日滬深兩市成交額9720.4億,北向資金全天實際凈賣出73.69億元。電力設備及新能源、食品飲料、有色、化工等板塊跌幅居前,金融板塊跌幅較小。
浦銀安盛基金研究部副總監、均衡策略部總經理蔣佳良認為,近期機構重倉股下跌的主要原因是過去一年里機構重倉的醫藥、消費等一批優質公司漲幅巨大且估值中樞不斷突破歷史上限,絕對估值水平較高。而近期利率中樞不斷上移,如果我們使用DCF模型來看,會使得這些長久期資產的估值水平受到較大壓制。
展望后市,蔣佳良表示,隨著經濟的進一步修復,企業盈利的強度是顯而易見的,特別是順周期板塊的盈利強度。未來幾個宏觀經濟變量的核心在于:工業品通脹、出口超預期、美國房地產火熱、我國貨幣政策邊際收緊。總體來看,經濟增長呈現向上趨勢、貨幣政策則邊際收緊。因此,在這種宏觀組合下,我們認為具有相對優勢的板塊仍將集中在順周期板塊中,如有色、化工、大金融等。同時,前期下跌較多的核心資產在經歷了大幅回調后,將會逐漸企穩,性價比逐漸顯現。
針對兩會行情,蔣佳良認為,第一,對于GDP增長將淡化增速,注重質量發展;第二,強調內需大循環,這也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的重點;第三,我們非常關注近期國家提出的中長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任務,這可能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主題方向。整體來看,全球經濟仍處于恢復之中,貨幣政策回歸正常化是大的背景,但較難出現大幅度收縮,我們認為市場整體仍有可為,可以繼續尋找結構性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