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記者在位于山東省臨清市的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北延應急供水工程1標段箱涵節制閘現場看到,施工人員將箱涵節制閘閘門安裝調試到位并開啟試運行,標志著北延應急供水工程主體工程順利完工。工程運行后,每年可向天津和河北供水4.9億立方米,將有力緩解華北地下水超采和改善生態環境。
據了解,北延應急供水工程于2019年11月在臨清開工建設,采用雙線輸水格局,線路長98公里,所輸之水最后將匯入天津市靜海區的北大港水庫。
南水北調東線總公司北延建管部主任趙明根介紹,北延應急供水工程建成后,可每年向京津冀地區增加供水,其中利用北延應急供水水源置換河北和天津深層地下水超采區農業用水1.7億立方米,有效緩解華北地下水超采狀況。同時,工程可向河湖濕地補水,改善生態環境,并為向天津市、滄州市等城市提供生活應急供水創造條件。供水范圍包括河北省邢臺市、衡水市、滄州市的21個縣(市、區)以及天津市的靜海區。
“北延應急供水工程將于3月23日進行驗收,并擇機實現正式通水。”趙明根表示,該工程的建成,也為將來南水北調東線二期工程建設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