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高速公路骨架逐步構建,綜合交通快速網服務效率顯著提升;普通國省干線公路網不斷完善,對經濟發展和城鎮化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農村公路通達深度不斷提高,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保障。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公路交通運輸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為骨架、國省干線公路為脈絡、農村公路為基礎的全國公路網,發展水平顯著提升。
據交通運輸部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全國公路總里程達到501萬公里,是1978年的5.6倍。二級及以上公路里程達67.2萬公里,是1979年的57倍,占全國公路總里程的比例由1.3%提高到13.4%。
公路作為最基礎、最廣泛的交通基礎設施,是銜接其他各種運輸方式和發揮綜合交通網絡整體效率的主要支撐,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了巨大支撐。
近日,為加強和規范公路資產管理,健全國有資產報告制度,確保公路資產安全完整,充分發揮公路功能,促進公路事業發展,交通運輸部、財政部聯合出臺了《公路資產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共7章30條,分為總則、公路資產形成和維護管理、公路資產基礎管理、公路資產信息化管理、公路資產報告、監督檢查、附則等。
交通運輸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辦法》出臺對摸清公路資產家底、完善公路資產管理制度、加強公路資產全過程管理、全面提升公路資產管理水平、推進資產管理和預算管理有效銜接具有重要意義。
交通運輸部財務審計司二級巡視員張建宏對記者表示,《辦法》貫徹落實國有資產報告制度要求,全口徑反映公路資產管理情況,明確規定適用于各級各類行政事業單位對承擔管理維護職責的公路資產的管理活動,《辦法》對經營性公路和專用公路資產有規定的,適用于經營性公路和專用公路資產管理。
那么,《辦法》主要規范了哪些內容呢?張建宏指出,一是明確財政部門、交通運輸部門和管護單位之間的管理職責。從制度制定、組織實施、日常管理、監督檢查等方面,分別明確了財政部門、交通運輸部門、負責管理維護公路資產的行政事業單位在公路資產管理中責任,構建分工負責、協同聯動的工作機制。對于經營性公路,考慮到目前大多由公路經營企業入賬,未在政府公路管理部門賬上反映,《辦法》明確管護單位負責填寫其所管理維護的公路資產的信息卡,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或其授權的單位負責填寫經營性公路資產的信息卡。
二是明確了公路資產處置權限設定和收益等問題。對于公路資產處置和公路附屬設施出租、出借、對外投資等事項,由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根據工作實際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并報送省級財政部門備案。同時,考慮到公路建設資金來源情況,明確上述行為形成的收入,屬于政府所有的部分,應當在扣除相關稅費后,按照政府非稅收入和國庫集中收繳管理有關規定上繳國庫。
三是強調了公路資產信息化管理。強調依托財政部門和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對公路資產進行登記管理,建立公路資產動態管理、數據共享機制。要求各地區根據統一的數據規范格式,對公路資產進行信息化管理,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結合地理信息地圖對公路資產進行信息化管理。
四是推進了公路資產信息結果運用。為了更好地利用公路資產數據信息,滿足公路資產管理、預算管理和國有資產報告需要,明確要求財政部門、交通運輸部門要將存量公路資產數據作為運維經費安排、新建項目決策的依據。
張建宏指出,《辦法》的內容充分反映公路資產自身特點和內在規律,適用于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一般規定,以及政府會計準則制度針對公路基礎設施確認、核算、報告等規定。強調公路資產應當根據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進行會計核算;公路資產清查按照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相關程序執行等。
《辦法》出臺后,如何實施是關鍵?張建宏表示,為做好公路資產管理工作,一是嚴格責任落實。各級交通運輸行政事業單位要高度重視,抓好組織落實。資產登記和會計記賬主體要切實擔負起主體責任,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確保及時登記入賬。二是加強業務指導。各地財政部門、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根據本文件精神,結合地方實際,研究制定相關實施細則,加強對下級行政事業單位指導。三是強化宣貫培訓。各地財政部門、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積極采取措施加強政策解讀和宣貫培訓,使資產管理、會計及相關人員及時、全面地掌握相關制度規定要求,確保工作落到實處、見到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