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區里偶遇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表演,有一種驚喜的感覺!”運城學院大四學生張皓興奮地說。
今年“五一”假日期間,運城市精心準備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獨具特色的河東優秀非遺表演類項目,開展“非遺添華彩 相約游運城”非遺進景區主題活動,給景區增添了新魅力,受到游客的歡迎。
此次主題活動的地點主要設在舜帝陵、李家大院和運城鹽湖3個景區,展示內容主要有稷山高臺花鼓、高蹺走獸、絳州鼓樂、河津干板腔、蒲州梆子絕活、心意拳(關公刀)、晉南嗩吶、提線木偶戲、皮影戲9個市級以上非遺表演類項目,3個景區表演,一天表演兩場,共計30場。
來自鄉寧的劉金龍開車帶著家人特意來到運城旅游。他第一次看到提線木偶的現場表演,感覺很新鮮。“運城的文化太厚重了,這種木偶戲以前只在電視上看到過,這次在現場看,真的是賞心悅目,覺得很有民俗味道。”劉金龍坦言,第一次來運城旅游,非遺表演讓他印象深刻,增強了旅游的體驗感,下次還會再來了解這里更多的非遺文化。
為貫徹落實運城市委、市政府“游山西運城,讀華夏歷史”活動要求,積極做好文旅融合,實現做強文旅產業、打造知名文旅強市的戰略目標,按照“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運城市文旅局創新非遺保護和旅游發展工作思路,于“五一”假日期間舉辦“非遺添華彩 相約游運城”非遺進景區活動,讓更多的游客感受、體驗運城深厚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
運城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地方深層的文化基因,是運城傳統文明的結晶。從游客對非遺表演的熱烈追捧情況來看,游客,特別是外地游客更希望能觀賞到原汁原味的運城文化,體驗運城特色。“今后我們要加快推動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讓常態化的非遺進景區活動成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點,為增強我市旅游景點的吸引力、聚集更多的人氣貢獻非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