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作為黃河中游段位重要省份,承擔著“華北水塔”“京津冀生態屏障”等關鍵性作用,全面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對促進山西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推進全流域實現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農發行山西省分行作為全省唯一一家農業政策性金融機構,服務重大國家戰略義不容辭,支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責無旁貸。自2019年9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召開以來,該行累計投放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貸款82.7億元,審批相關貸款201.6億元,2021年3月末貸款余額118.4億元,信貸支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取得實效。
聚焦“五大領域”,服務重點戰略
一年多來,該行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五大重點領域,累計審批相關貸款201.6億元投放各類貸款82.7億元,全力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重大國家戰略實施,工作推進有為有序。
支持水利建設,累計審批貸款53.3億元、投放貸款13.2億元,涉及河道治理、農村飲水安全、污水處理等重點領域,信貸支持全省“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大小水網等重點項目建設顯實效。
支持人居環境改善,累計審批貸款55億元、投放貸款22.8億元,涉及采煤沉陷區治理、鄉村環境提升、建筑特色風貌整治等諸多領域,切實改善農民群眾生產生活環境,進一步提升了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支持生態環境建設,累計審批貸款59.7億元、投放貸款25.8億元,以自然資源保護為突破口,積極支持生態修復綜合治理、垃圾焚燒發電等項目建設,助力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取得成效。
支持林業資源開發與保護,累計審批貸款13億元、投放貸款3.3億元,實現植樹造林1.5萬畝,在生態最為脆弱、迫切需要綠化的地方逐步構建起一道道綠色屏障,有效改善了黃河流域生態脆弱面貌,黃土高原蓄水保土能力顯著增強。
支持貧困村提升,累計審批貸款20.6億元、投放貸款17.7億元,專門用于貧困村環境整治、綠化、亮化、改廁等領域,持續擦亮金融扶貧先鋒主力模范的“金字招牌”,助力貧困村舊貌換新顏。
立足“四個維度”,優化發展環境
一年多來,該行立足全省實際,瞄準政府抓營銷、勤匯報,盯住企業簽協議、推項目,努力優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業務發展外部軟環境,營銷對接有聲有色。
對接省級政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召開之后,該行第一時間向省政府報送支持情況報告并獲重要批示,成為省內第一個公開響應此項重大國家戰略的金融機構,第一個推動實施針對性優惠政策的金融機構,第一個將此項戰略與具體項目相結合并提供專項金融服務方案的金融機構。
對接相關廳局,先后與省交通廳、省財政廳、省發改委簽訂合作協議或下發聯合文件4份,組織與廳局有關處室開展高層座談20余次,明確支持領域、構建協作機制,盡心竭力推動該行成為主辦行,相關廳局前后共梳理提供項目線索516個、融資需求678億元。
對接重點客戶,陸續與山西建投、山西路橋、中交華中總部等省屬國企和央企分支機構簽訂合作協議8份,與中國建筑、中國電建等央企,萬家寨水控、山西能交投等省屬國企強化協作并召開政策宣介會13次,達成93個、約380億元融資合作意向,致力于打造長期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
對接地方政府,與3個地市級政府簽訂合作協議,重點圍繞“六新”建設、生態環保等新領域項目開展融資支持,與11個地市、53個縣區政府及相關部門直接開展對接,獲取辦貸項目清單或規劃并反饋市縣行,帶動條線上下形成政銀合作良好氛圍。
力推“三種模式”,聚力轉型發展
一年多來,該行綜合、靈活地推動運用多種融資模式,PPP項目辦貸穩步推進,公司自營項目辦貸持續發力,銀團、流資辦貸實現零突破,成功打造了多輪驅動、多點支撐的發展格局,為信貸支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積蓄了強大新動能,創新轉型有花有果。
他們主動協調社會資本方、地方政府加快新項目入庫進度,確保前期已對接的污水處理、水務一體化等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項目優先入庫并迅速得到支持,累計審批PPP項目119.7億元,占已審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貸款總額的59.4%。
他們持續穩健支持自營模式。積極應對PPP項目營銷資源枯竭困境,深入研究公益性項目市場化運作新思路,結合黃河流域項目實際,綜合運用母公司還款、股權劃轉分紅、經營性資產注入等方式,推動將相關資金轉化為合法合規的現金流,累計審批公司自營項目49億元,占已審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貸款總額的24.3%。
他們加強與銀行同業合作,審批自營銀團項目13億元,形成多家金融機構共同支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項目建設的強大合力;積極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補短板,審批流動資金和扶貧過橋貸款19.9億元,豐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信貸支持手段。
與此同時,他們堅持完善機制促辦貸,全力以赴抓管理“兩個環節”,夯實發展根基,堅定不移地將綠色與創新嵌入發展基因,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業務不斷取得發展新成效。